【自成一派】上游课程考试好者 下游业界出版甚焉

2020-05-06 00:00

近日又掀起教材和试题方面的风波,而且不仅限于本来已饱受争议的通识科,这次蔓延到中学中国历史科,甚至小学常识科中包含中史内容的单元。不少评论者很自然把矛头指向了出版社和学校负责任教的老师,其实这是本末倒置。严格来说,出版社和前线老师只是严格按照课程和考试的「游戏规则」来执行而已。

简单来说,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教育,可以包括上游的课程纲要和考评要求,以及下游的前线任教老师和编撰出版课本教材的商业出版社。后两者只能严格按照前两者的要求来进行教学工作和编撰教材。虽说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发挥,笔者也不敢说完全没有「私货」参杂进内的可能性,同时也不能抹杀教师个人的学养和教学经验的重要性,但结构性的根本问题是在课程纲要和考评要求。

再说得具体些,就是自两千年教育改革以来,盛行探究式教学、议题教学和自主学习、培养批判性思考等新的教学理念。这些令人炫目的教育术语,对于非教育工作者来说不宜理解。其实说得简单些,就是改变以前旧学制旧课程那种只强调背诵和知识灌输的课程和考评特色,转为强调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解难能力,同时所学的知识亦不应固定不变,而是应该与时俱进,那么各种社会议题、时事材料和最新资料,亦会随时变成教学用的素材,进入到包括通识教育科、中史科甚至中英文科的不同教学单元(例如阅读理解、social issue之类)当中。因此,坊间才会时常见到许许多多以新闻时事作为背景资料的教材、试题,而且不仅仅限于通识科一个学科。

这些分析新闻时事式的题目和教材,对于从旧制中五会考、中七高级程度会考A-Level(以及久违了的高等程度会考H-Level)课程和考试中走过来的上一个世代的人(当然包括我本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甚至难以理解的,怎么现在的学校都是教这些东西?怎么连政治性的内容也会教?要解释也很容易:一个很简单的三段论推理:

因为现在的教育课程理念着重议题探究,又因为当下香港最具争议性的议题几乎必定是政治性的议题,所以有政治性的内容进入教学当中是符合当下教育理念的。也不止政治性的议题,各种在社会中、生活中碰到的议题,或者说媒体报道过的议题,都可以成为教学的素材,藉此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形成个人独立的观点。

改革以往的填鸭式教育和死记硬背,无人反对,培养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能力,也是非常正确的教育理念。但这里至少要处理一个知识灌输和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毋须引用太多的教育研究,中华教育界老祖宗留下来的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说以前的教育过分强调知识灌输而忽略分析能力的培养,那么现在是不是有矫枉过正之虞?缺乏足够的知识累积,要同学们去分析(尤其是愈发迈向低年级同学),能形成有意义的分析观点吗?许多社会时事议题尚在争议,变化并未明朗,要同学们去分析一些可能连我们成年人都未必说得出所以然的议题,会不会强人所难,揠苗助长?

邓飞(中学校长)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