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地尽其用VS生人霸死地

2020-04-14 00:00

香港土地极为珍贵,政府一方面要尽办法开拓全新可发展用地,另一方面亦要善用现有的土地资源,一地多用、地尽其用。在每年的立法会财委会预算案特别会议,笔者都会留意不同政策局与部门,有否善用辖下的政府土地和建筑物。例如去年笔者就发现食环署有多个已关闭多年的公众街市,有潜力转作其他用途,但政府却一直任由其丢空、浪费。

在今年的特别财委会,笔者又发现了多宗怀疑「生人霸死地」及「土地大嘥鬼」的例子。最令人费解的是,纵使经过民间团体以至政府高层的介入,有关部门似乎依然不为所动,相关用地依旧继续闲置。

政府在两年前将中央政策组改组成「政策创新与统筹办事处」,专责协助特首及各司长协调跨局政策,并为可带来广泛公众利益的创新意念发展项目,提供「首站和一站式」的谘询及统筹服务。在上个财政年度,创新办共接获十宗相关的谘询及统筹服务申请,涵盖社福、教育、文化艺术及社区发展等不同政策范围,但几乎全部申请都涉及租用政府的闲置土地或建筑物。

当中一个名为「城隍街社区客厅」的项目,有民间团体申请将上环城隍街(又称城皇街)一幅蚊型政府用地改作社区用途。创新办向相关部门了解后,「知悉申请的用地已另有用途」。幸好最后得到市建局协助,提供邻近另一幅土地供申请人短期使用,有关项目才得以继续推展。

笔者关注的是,原有用地据报已闲置超过二十年,有关部门到底是在创新办介入后,才忽然想起该用地另有用途;还是有关用途从来都无变,只因为部门无能、懒散或其他外在原因,虚耗了逾廿载光阴,仍未能落实原定的规划用途和发展计画呢?

类似情况在香港不同地区、涉及不同部门的闲置用地和建筑物都经常出现。不少用地明明丢空了十多二十年都未有发展迹象,唯一用途就是晒太阳和养蚊养草。每当有人作出查询、投诉或申请租用,相关用地部门就立即派人将地块加以围封及灭虫除草,声称用地已有既定用途并将于短期内落实发展,不宜租予外界或转交其他部门使用云云。但往往几年过去,有关用地依旧是丢空无用,唯一变化是杂草又再重新长高,这样的情况实在令人费解。

此外,负责有关谘询及统筹服务的创新办「项目统筹组」,全组只得四位员工,当中职级最高的是一位高级城市规划师,令人担心是否够「牙力」与其他政策局与部门沟通协调。笔者认为政府应投放更多人手及资源加强有关统筹工作,将更多「生人霸死地」的部门及个案资料公开。

谢伟铨(立法会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议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