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诞辰百周年展 坚毅人生抹上传奇色彩

2019-12-24 00:00

(星岛日报报道)闭馆逾四年的香港艺术馆,最近终完成扩建和翻新工程,赶得及在圣诞佳节前,以全新形象和大家见面。重开的艺术馆,同时举行十一个展览,其中「从粪筐到餐车——吴冠中诞辰一百周年展(第一期)」是焦点展览之一。香港艺术馆首席研究员(至乐楼及吴冠中藏品)司徒元杰表示,是次展览主要展示传奇画家吴冠中的艺术发展历程,推广美感教育,同时凸显他的坚毅精神,重点展品包括「镇馆之宝」《秋瑾故居》,还有他的绝笔画作《休闲》。

被形容为「德艺双馨」的传奇画家吴冠中,生前与香港甚有渊源,历年曾捐赠多达四百五十多件作品予香港艺术馆。适逢香港艺术馆在上月底重开,加上今年正值吴冠中百周年诞辰,香港艺术馆特设永久展厅「吴冠中艺术厅」,并举办「从粪筐到餐车——吴冠中诞辰一百周年展」。展览分两期举行,由现时至明年二月十一日为第一期,二月十四日至五月六日为第二期,合共展出约一百二十件画作。

香港艺术馆首席研究员(至乐楼及吴冠中藏品)司徒元杰表示,吴冠中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他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下旬到法国学画,一九五〇年回国,因当时国家被围堵海禁而须先乘船到香港,再坐火车回北京,「现时艺术馆的位置,正是他当年坐火车回北京的路轨上,这可说是历史上的偶然。」

展览主题为「从粪筐到餐车」,司徒元杰指是反映吴冠中在艺术发展上的历程。「他在文革时期,曾被禁画画,要下放农村务农,直至文革后期放宽,每周可有半天自由时间,但因欠缺画具,须用拾牛粪用的『粪筐』载画具去画画。后来吴冠中蜚声国际,曾在香港艺术馆以『餐车』作画架公开示范写生,这展览就展示了当中的历程。」在展厅内,馆方还分别摆放了一个「粪筐」(现为仿制品,日后将换上真品)和「餐车」,呼应主题。

司徒元杰表示,吴冠中一生致力推广美感教育,扫除「美盲」,因此努力通过创作呈现美感,让普罗大众懂得欣赏艺术,故展览很适合青少年欣赏;另外,由于吴冠中的艺术路走来不易,所以馆方也想观众入场时,「不只看画, 也看人」,当中包括吴冠中的道德情操和坚毅精神,因此拣选画作时,也希望凸显他的性格,藉此鼓励青少年应努力,别轻言放弃。

如分析吴冠中的画作特色,最明显就是把东、西方画风结合。司徒元杰表示,吴冠中早期主要画油画,但回国后因难找材料,于是尝试用水墨作画,效果同样出色。「吴冠中形容他画画时是『水陆兼程』,选用水墨还是油画,要视乎哪个手法较好,但却曾被艺坛批评为『不中不西』,但现在反而成为他最大的特色。」

另外,吴冠中的画早期较写实,但后来受西方美学主义影响,逐渐由「具象走向抽象」,例如采用「平面分割」手法,突出二维空间感;司徒元杰又说,吴冠中指自己晚期的画,是追求音乐感,用线条表达不同感觉,最终极是画出诗意。他认为,同学若想认识吴冠中的画,参观该展览时,不妨重点选几幅精采的画去欣赏,走入他的艺术世界后,再自行发掘吴冠中的故事。

详情请阅十二月二十四日《星岛日报》副刊。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