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破解大肠杆菌致癌毒素

2019-09-18 00:00

(星岛日报报道)大肠癌是全球第三常见癌症,科技大学一个跨学科研究团队,花四年时间对大肠杆菌进行研究,通过崭新生物合成方式,首次成功破解大肠杆菌中一种致癌毒素,并成功复制这种难以重塑的化合物进行研究,发现其破坏DNA的机理,对未来进一步预防大肠癌起关键作用,研究结果已于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化学》发表。

科大合成生物学专家暨生命科学部讲座教授钱培元指出,人体肠道中的大肠杆菌细胞对人体有好有坏,既能帮助人体消化食物及调节免疫系统,亦会产生一种基因毒性化合物,破坏真核细胞中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增加患上大肠癌的风险,但目前传统方法难于复制这种化合物作研究用途。

研究团队通过崭新合成生物学方法,成功复制大肠杆菌素基因簇,并利用大量培植基因的方法,进行测试及验证,最终发现某个基因簇导致DNA双链破裂,令细胞周期停滞甚至死亡,最终确定「大肠杆菌素—645」是破坏DNA的元凶,并发现其生物合成反应路径和损害DNA双螺旋结构的机制。

钱培元表示,虽然部分大肠杆菌素会通过交叉连接方式损害DNA,但过往一直未有资料显示会直接破坏DNA。今次研究确认「大肠杆菌素—645」会直接破坏DNA的双螺旋结构,进一步解释大肠杆菌素对健康的影响。新发现将有助进一步对大肠癌的防御研究,未来计画与医学院合作,研发新一代的抗生素预防大肠癌。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