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猪供应大减 荃湾屠房或结业

2019-07-13 00:00

(星岛日报报道)自上月初内地活猪重新供应本港,供应量一直未达业界要求的四千只,近日更长期低于二千只导致猪价持续高企,来货每担平均价达四千元,有街市售价每斤卖一百元。除了买手及肉枱叫苦连天,有业界人士透露,荃湾屠房近一星期每日只收到不足六十只本地猪,录得亏损,故会遣散车队并在本月底结业。屠房用地属私人拥有,有业内人士听闻,屠房打算改变土地用途改建成骨灰龛。食环署表示,荃湾屠房有向政府反映经营困难及探讨应对方法,暂时未有定案。食衞局则称,一直有向内地当局反映希望供港猪只回复至昔日水平,会继续与内地紧密联系。

本港早前发现两宗非洲猪瘟个案,内地活猪两度停止供港。内地活猪自上月六日起重新供港,上月平均供应只达一千七百八十二只,跟业界要求的四千只尚有一段距离。内地供港猪量昨日较上月平均数更低,只有一千四百八十一只,本地猪则有三百五十五只,每担平均价达四千○一十八元,有街市售价每斤达百元。据猪肉买手、鲜肉大联盟副主席关国华所知,荃湾屠房最近一星期,每日只接收少于六十只本地猪,已经没有内地猪到荃湾屠房,跟平日可处理四百只猪有颇大出入,财政上录得亏损,屠房即将遣散车队,亦可能本月内结业。

有两名不愿具名的业界人士认为,荃湾屠房的经营动力不强,听闻他们打算申请改变土地用途,将屠房变作骨灰龛营运。翻查立法会二○○四年的立法会食物安全及环境衞生事务委员会文件,荃湾屠房为一九七九年以公开投标方式售予「荃湾屠房有限公司」,该地段只可用作兴建屠房用途。

关国华认为屠房要改建成骨灰龛亦非易事,须要经过城规会及区议会等关卡,荃湾屠房数年前亦曾经有此打算,但最后没有付诸实行。

他认为如果荃湾屠房关闭,政府不会太紧张,因为现时猪只数量太少,上水屠房可以单独处理,加上已实行「日日清」措施,当局可能认为没有荃湾屠房也无问题。鲜肉大联盟理事凌伟业指出,当上水屠房有机器损坏或其他情况被逼暂停运作,便更加需要荃湾屠房协助。渔农业立法会议员何俊贤亦称,政府需要维持本港有两家屠房存在,若荃湾屠房倒闭,当局应觅地再兴建新屠房。

何俊贤又向政府及业界提出四项建议:第一是荃湾屠房应更积极向本地猪农招手,相信每日供应四百只猪并非难事;第二是政府需要跟屠房制定服务购买模式,政府向屠房承诺每日出产猪只少于某个数量,便会补贴差额;第三是增加内地供港猪场数量;第四是寻求泰国及菲律宾等地的猪场供港。

食环署表示,由于最近内地活猪供应下跌,令荃湾屠房的屠宰量减少,屠房有向政府反映经营困难及探讨应对方法,暂时未有定案。被批评未能提升内地供港活猪至四千只的食衞局则回覆,内地有关当局虽然已尽量保障活猪供港,但内地活猪供应主要受企业行为影响,故本地猪肉市场亦受内地供求影响。政府一直十分关注内地活猪供港情况。

据当局了解,近期内地整体活猪供应有所减少,而新鲜猪肉在内地的价格亦同样上升,局方一直有向内地反映本港业界希望供应尽快回复至往常水平,会继续与内地紧密联系。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