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闻】非华语生中文新课本 教师试教反应正面

2018-01-08 00:00

(星岛日报报道)学好中文对非华语学生融入社会至关重要。教育局继三年前推出「中国语文课程第二语言学习架构」(「学习架构」),设定小步子助教师施教后,去年十一月更新首册小三中文课本,供全港小学试用。有试用课本的教师认为,课本设计循序渐进,省却教师预备教材的时间,也可助教师「摸底」,再针对学生进度施教。

由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发展的新中文课本,是根据教育局中文科课程指引,并按「学习架构」设计予非华语生使用,每册八个单元,涵盖听说读写范畴。去年十一月,当局邀请全港有非华语生就读的小学,试用小三课本其中两个单元。约八成学生属非华语生的伊斯兰鲍伯涛纪念小学,是其中一所在小三全级试用课本的学校,该校中文科统筹主任陈玉花表示,其他教师对课本的反应均正面。

「坊间课本虽也分听说读写,但读和写比重较大和编排较前,新课本从听和说开始,较适合非华语生。」陈玉花坦言,非华语生学习中文和主流学生截然不同,教学上须从活动入手,将课题联系到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然后才学单词、写作。「课本设计的『课前准备』较多,让学生先画画和写单词等,教师可藉此『摸底』,知道他们懂多少词汇和概念再施教。」陈玉花又指,该校中文科采用分组教学,小三级四组学生虽然能力程度不一,但课本设计具弹性,教师也可因应进度,调适教材使用。

中华基督教会基全小学的非华语生统筹老师曾淑贤,亦曾抽出聆听单元予小四级学生试用。该校共有二十九名非华语生,小一至小四的中文科采用抽离教学,曾淑贤拥有逾二十年教书经验,但接手教抽离班只有三年,最初曾觉教非华语生完全颠覆自己认知,虽然校方减少其他课节以便她备课,但仍感吃力。她认为教师面对的最大困难是时间不足。

「因坊间课本题材太深,我们往往需要从不同教材撷取剪裁使用。」曾淑贤认同新课本「课前准备」设计更利教学,单元更易唤起学生的记忆。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