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健康|87岁医生没中风高血压 常吃7类食物 强化血管健步如飞

2024-12-18 00:00

血管健康|87岁医生没中风高血压 常吃7类食物 强化血管健步如飞
血管健康|87岁医生没中风高血压 常吃7类食物 强化血管健步如飞

【血管健康/高血压/中风】天气转凉,容易引发高血压及中风等问题。日本一位87岁医生曾走访世界各地研究饮食习惯与高血压、中风之间的关系。虽年近九十,他的血管仍十分健康,每天必吃7类食物,至今无高血压、中风等问题,更健步如飞。

血管健康|常吃7类食物 没高血压中风

综合日媒报道,现年87岁的家森幸男( Yukio Yamori)为京都大学荣誉教授、病理学医生,过去40多年来曾走访全球25个国家,研究61个长寿及短命地区的饮食习惯。

家森幸男医生曾与世卫合作,调查不同饮食习惯与高血压、中风的关系。他提出3大养生秘诀,有助预防高血压及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其中,他每天必吃7类食物强化血管。

保护血管3大秘诀
保护血管3大秘诀
1. 每日必吃7类食材
1. 每日必吃7类食材
大豆制品:如豆腐、纳豆
大豆制品:如豆腐、纳豆
大豆制品:含大豆异黄酮,可改善血液循环。
大豆制品:含大豆异黄酮,可改善血液循环。
种子类:如芝麻
种子类:如芝麻
种子类:含有钾质,有助降血压。
种子类:含有钾质,有助降血压。
海藻类:如昆布
海藻类:如昆布
海藻类:含碘、硒、锌等,有助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
海藻类:含碘、硒、锌等,有助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
蔬菜类:如椰菜、西兰花
蔬菜类:如椰菜、西兰花
蔬菜类:含纤维质和植化素,有助抗氧化。
蔬菜类:含纤维质和植化素,有助抗氧化。
鱼贝类:如鱿鱼、鲭鱼
鱼贝类:如鱿鱼、鲭鱼
鱼贝类:含牛磺酸、DHA,改善末梢血循环。
鱼贝类:含牛磺酸、DHA,改善末梢血循环。
菇类:如冬菇
菇类:如冬菇
菇类:含香菇嘌呤,有助降低坏胆固醇水平、控制血压。
菇类:含香菇嘌呤,有助降低坏胆固醇水平、控制血压。
芋类:钾含量高,可以降血压。
芋类:钾含量高,可以降血压。
饮食原则:避免过量摄取动物性油脂与盐份,预防高血压与动脉硬化。
饮食原则:避免过量摄取动物性油脂与盐份,预防高血压与动脉硬化。
2. 饮食注重排钠 
2. 饮食注重排钠 
原因:摄取过量盐分,容易引发高血压和脑中风。
原因:摄取过量盐分,容易引发高血压和脑中风。
早餐:吃200克无糖乳酪,加添芝麻、昆布丝、黄豆粉,香蕉、杏仁果等配料。
早餐:吃200克无糖乳酪,加添芝麻、昆布丝、黄豆粉,香蕉、杏仁果等配料。
好处:乳酪含益生菌与钾、钙、镁等矿物,有助排钠降血压,中和午餐、晚餐过多的盐分。
好处:乳酪含益生菌与钾、钙、镁等矿物,有助排钠降血压,中和午餐、晚餐过多的盐分。
3. 每天进行急步走训练
3. 每天进行急步走训练
好处:增强肌力与耐力,改善血压、血糖及关节健康。
好处:增强肌力与耐力,改善血压、血糖及关节健康。
急步走姿势:脚跟先著地,手臂弯曲90度随步伐摆动,大步向前走。
急步走姿势:脚跟先著地,手臂弯曲90度随步伐摆动,大步向前走。
运动频率:每天「快走3分钟+慢走1分钟」为一组,一天循环5组以上,以每周锻鍊4天为目标。
运动频率:每天「快走3分钟+慢走1分钟」为一组,一天循环5组以上,以每周锻鍊4天为目标。

 

 

血管健康|1. 每日必吃7类食材

  1. 大豆制品:如豆腐、纳豆;含大豆异黄酮,可改善血液循环。
  2. 种子类:如芝麻;含有钾质,有助降血压。
  3. 海藻类:如昆布;含碘、硒、锌等,有助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
  4. 蔬菜类:如椰菜、西兰花;含纤维质和植化素,有助抗氧化。
  5. 鱼贝类:如鱿鱼、鲭鱼;含牛磺酸、DHA,有助改善末梢血循环。
  6. 菇类:如冬菇;含香菇嘌呤,有助降低坏胆固醇水平、控制血压。
  7. 芋类:钾含量高,可以降血压。
  8. 饮食原则:避免过量摄取动物性油脂与盐份,预防高血压与动脉硬化。
  9. 三餐配搭:1份主食、1份主菜、2份副菜,辅以乳制品和水果。

血管健康|2. 饮食注重排钠 

  • 原因:摄取过量盐分,容易引发高血压和脑中风。
  • 早餐:吃200克无糖乳酪,加添芝麻、昆布丝、黄豆粉,香蕉、杏仁果等配料。
  • 好处:乳酪含益生菌与钾、钙、镁等矿物,有助排钠降血压,中和午餐、晚餐过多的盐分。
  • 注意事项:三餐还是要控制盐分摄取,避免进食太多重咸食物,否则再多乳酪也无法抵销负面影响。

血管健康|3. 每天进行急步走训练

  • 好处:增强肌力与耐力,改善血压、血糖及关节健康。

急步走训练步骤:

  • 身体姿势:抬头挺胸,视线望向前方。
  • 急步走姿势:脚跟先著地,手臂弯曲90度随步伐摆动,大步向前走。
  • 运动频率:每天「快走3分钟+慢走1分钟」为一组,一天循环5组以上,以每周锻鍊4天为目标。
  • 注意事项:运动前后进行拉筋伸展,防止受伤。

血管健康|高血压/中风有何常见症状?

随著天气转凉,日夜温差渐大,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若血管健康情况恶化,有可能会引致高血压及中风等情况,一旦身体出现高血压或中风,身体会出现甚么症状?

甚么是高血压?

根据本港衞生署资料,一般成年人的正常血压水平应为收缩压低于120,舒张压低于80。若收缩压处于120-139之间,或舒张压处于80-89之间,则属于前期高血压,应多加注意。

高血压常见症状

当血压持续处于高水平,可能会引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因多数情况没有明显病徵,往往要到并发症出现才知道患上「高血压」,因而常被称为「 隐形杀手」,常见症状包括:

  1. 眩晕
  2. 视线模糊不清 
  3. 头痛
  4. 疲劳
  5. 面部发红

衞生署指,患上高血压而不加以治疗或控制,可导致冠心病和心脏病发作、心脏衰竭、中风、视网膜血管病变、肾衰竭等严重疾病,甚至有致命风险。

中风常见症状

根据本港衞生署资料,中风患者一般会出现以下症状:

  • 身体变得虚弱,脸部、手臂或腿部感到麻痹及/或颤动、半身不遂
  • 言语不清或失去说话能力、嘴歪、眼斜、视力模糊不清、吞咽困难
  • 头部剧痛、行动不稳或跌倒、大小便失禁、流口水
  • 严重者更可能会昏睡,甚至死亡

延伸阅读:医生教摸7部位自测血管健康 手脚不协调恐中风?

自测血管健康风险
自测血管健康风险
1. 颞部搏动点
1. 颞部搏动点
头部两侧太阳穴位置,是浅颞动脉搏动点,用手触摸便可感受到
头部两侧太阳穴位置,是浅颞动脉搏动点,用手触摸便可感受到
但在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时,不须手摸即可感到剧烈搏动,甚至头痛欲裂
但在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时,不须手摸即可感到剧烈搏动,甚至头痛欲裂
静坐休息及监测血压变化,如果血压持续升高,须口服降压药物
静坐休息及监测血压变化,如果血压持续升高,须口服降压药物
2. 搏动性耳鸣
2. 搏动性耳鸣
耳内若间歇性出现规律跳动的耳鸣,像是波浪声或脉搏声,大多是血管异常所致
耳内若间歇性出现规律跳动的耳鸣,像是波浪声或脉搏声,大多是血管异常所致
耳鸣情况严重须及时就医
耳鸣情况严重须及时就医
3. 颈部搏动点
3. 颈部搏动点
双侧颈部、喉头两侧是颈动脉搏动点
双侧颈部、喉头两侧是颈动脉搏动点
急救时常会第一时间探查该处搏动,判断是否出现心脏骤停
急救时常会第一时间探查该处搏动,判断是否出现心脏骤停
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常规检查时不建议触诊压迫搏动点,以免斑块脱落,引发脑梗塞
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常规检查时不建议触诊压迫搏动点,以免斑块脱落,引发脑梗塞
如果有显著颈动脉狭窄,用听诊器可听到「呼呼」风声般的杂音,须及早到血管外科求时
如果有显著颈动脉狭窄,用听诊器可听到「呼呼」风声般的杂音,须及早到血管外科求时
4. 手腕搏动点
4. 手腕搏动点
手腕掌侧内外分别是尺动脉、桡动脉的搏动点,若同时按压,手部会缺血、苍白、麻木
手腕掌侧内外分别是尺动脉、桡动脉的搏动点,若同时按压,手部会缺血、苍白、麻木
如果无法摸到脉搏或脉搏减弱,有可能是锁骨下动脉、上肢动脉闭塞或狭窄问题
如果无法摸到脉搏或脉搏减弱,有可能是锁骨下动脉、上肢动脉闭塞或狭窄问题
5. 腹股沟搏动点
5. 腹股沟搏动点
大腿根部、腹股沟的中点是股动脉搏动点,稍用力按压可触及下肢动脉搏动
大腿根部、腹股沟的中点是股动脉搏动点,稍用力按压可触及下肢动脉搏动
如果一侧减弱或消失,要小心动脉狭窄闭塞,以免诱发该侧下肢缺血
如果一侧减弱或消失,要小心动脉狭窄闭塞,以免诱发该侧下肢缺血
如果摸到搏动的肿块,须检查股动脉瘤的可能性
如果摸到搏动的肿块,须检查股动脉瘤的可能性
6. 足背搏动点
6. 足背搏动点
在足背的脚趾公和第二趾的趾缝延长线上,可触摸到足背动脉搏动
在足背的脚趾公和第二趾的趾缝延长线上,可触摸到足背动脉搏动
如果此处搏动微弱或消失,显示足部血流量减少
如果此处搏动微弱或消失,显示足部血流量减少
7. 肚脐周围 出现搏动性肿块
7. 肚脐周围 出现搏动性肿块
除了特别消瘦的人士之外,一般人不会肚脐周围触摸到动脉搏动
除了特别消瘦的人士之外,一般人不会肚脐周围触摸到动脉搏动
一旦摸到搏动性肿块,手掌轻压后可感受周期性搏动,须警惕可能是腹主动脉瘤
一旦摸到搏动性肿块,手掌轻压后可感受周期性搏动,须警惕可能是腹主动脉瘤
及时到血管外科检查,以防腹主动脉瘤出现破裂,导致大出血,甚至猝死
及时到血管外科检查,以防腹主动脉瘤出现破裂,导致大出血,甚至猝死

资料来源:《女性自身》、健康长寿ネット

---

相关文章:

76岁医生没三高慢性病 靠4招降血脂血压 1类菜是「血管清道夫」

血管健康|手脚冰冷恐血管硬化?自测「隐性易寒体质」6大徵兆 防中风心脏病

哈佛认证!5种食物降胆固醇最好 医生首选这种鱼 防中风心脏病

42岁男起床后手麻痹 中风险丧命 医生揭忽略2症状出事

5大指标自测中风/心脏病风险!1类人提早发病率高562% 60岁前已中招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