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易跌倒7大原因 血压高/肚腩大高危?医生列4问题自测风险

2024-11-22 00:00

长者易跌倒7大原因 血压高/肚腩大高危?医生列4问题自测风险
长者易跌倒7大原因 血压高/肚腩大高危?医生列4问题自测风险

【长者跌倒原因/长者健康】长者跌倒受伤可大可小,更可能因此失去自理能力!有医生警告,有7大原因导致长者容易跌倒,肚腩大、血压高也会令他们站不稳?医生列出4个问题,让长者可自测风险,及早求助。

长者跌倒丨解构7大原因 高血压增风险?

心脏科医生谢安民在Facebook专页撰文指,年纪大的人比年轻人容易跌倒,跌倒时也比年轻人更容易受到伤害,而且跌倒是老年人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谢安民医生表示,导致年纪大的人容易跌倒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与身体各种器官或系统机能衰化有关。

为甚么长者容易跌倒?
为甚么长者容易跌倒?
1. 神经系统退化或疾病
1. 神经系统退化或疾病
例如平衡力变差、步态不正常、反应较慢等
例如平衡力变差、步态不正常、反应较慢等
2. 慢性病
2. 慢性病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自律神经失调等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自律神经失调等
血压问题:在站立时,尤其是突然站起来时,常因血压不足而感到头晕,甚至昏倒,被称为「体位性低血压」
血压问题:在站立时,尤其是突然站起来时,常因血压不足而感到头晕,甚至昏倒,被称为「体位性低血压」
服用某些降血压的药会使人更容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
服用某些降血压的药会使人更容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糖:大量服用降血糖药物的病人,较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导致意外跌倒
低血糖:大量服用降血糖药物的病人,较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导致意外跌倒
3. 肌少症
3. 肌少症
长者肌肉流失较多,当意外失去平衡时,可能因肌力不足以矫正失衡的力量而跌倒
长者肌肉流失较多,当意外失去平衡时,可能因肌力不足以矫正失衡的力量而跌倒
4. 视力及听力衰退
4. 视力及听力衰退
视力模糊令人对环境的了解和判断容易出差错
视力模糊令人对环境的了解和判断容易出差错
深度知觉不良则影响判断物与物之间或物件与自己之间距离之能力
深度知觉不良则影响判断物与物之间或物件与自己之间距离之能力
深度知觉不良例子:落楼梯时感觉不正常,建议在上落楼梯时抓住扶手,并寻求专业人士协助
深度知觉不良例子:落楼梯时感觉不正常,建议在上落楼梯时抓住扶手,并寻求专业人士协助
5. 慢性痛症
5. 慢性痛症
痛楚使身体和走路的姿势不正常,并影响专注力,因而较容易跌倒
痛楚使身体和走路的姿势不正常,并影响专注力,因而较容易跌倒
长者也较多有足部变形的问题,影响到行走时的稳定性
长者也较多有足部变形的问题,影响到行走时的稳定性
6. 足下垂
6. 足下垂
足下垂是由于神经或肌肉受伤或无力,造成脚前端无法往足背抬起
足下垂是由于神经或肌肉受伤或无力,造成脚前端无法往足背抬起
患者一般较易绊倒,特别是走在路面不平的地方时
患者一般较易绊倒,特别是走在路面不平的地方时
7. 姿势不良或体态不正常
7. 姿势不良或体态不正常
例如弯腰、驼背、大肚腩等
例如弯腰、驼背、大肚腩等
这些人站立时重心偏前,而非与身体主轴成一直线,在步行和上下楼梯时,容易向前扑倒
这些人站立时重心偏前,而非与身体主轴成一直线,在步行和上下楼梯时,容易向前扑倒
4个问题自测跌倒风险
4个问题自测跌倒风险
1. 步速是否越来越慢?
1. 步速是否越来越慢?
2. 脚步是否越来越小?
2. 脚步是否越来越小?
3. 走路是否越来越不稳?
3. 走路是否越来越不稳?
4. 是否不用手撑著,就无法从椅子站起来?
4. 是否不用手撑著,就无法从椅子站起来?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寻求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士检查和评估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寻求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士检查和评估

 

 

跌倒原因丨1. 神经系统退化或疾病

  • 平衡力变差、步态不正常、反应较慢等,都是使长者跌倒的主要原因。

跌倒原因丨2. 慢性病

  • 很多长者都是高血压、糖尿病和自律神经失调等慢性病患者。
  • 改变姿势时需要心血管的调节能力,以供给大脑足够维持意识的血压。有些人在站立时,尤其是突然站起来时,常因血压不足而感到头晕,甚至昏倒。这种情况被称为「体位性低血压」。服用某些降血压的药会使人更容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
  • 大量服用降血糖药物的病人,较容易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导致意外跌倒。

跌倒原因丨3. 肌少症

  • 长者的肌肉流失较多,当意外失去平衡时,就可能因肌力不足以去矫正失衡的力量而跌倒。

跌倒原因丨4. 视力及听力衰退

  • 年长人士因视力及听力的衰退较容易发生意外而跌倒,视力模糊令人对环境的了解和判断容易出差错。
  • 另一个与视力有关的问题,就是深度知觉(depth perception)不良。深度知觉意思是察觉物与物之间或物件与自己之间的距离,有三维空间的感觉。如果视觉或神经出现异常,就可导致深度知觉不足。
  • 例如在落楼梯时感觉不正常,可能是深度知觉出了问题,最好在上落楼梯时抓住扶手,而且寻求专业人士协助。

跌倒原因丨5. 慢性痛症

  • 年纪大的人身体各处有较多慢性疼痛问题。痛楚往往使身体和走路的姿势不正常,并会影响专注力,因而较容易跌倒。
  • 长者也较多有足部变形的问题,影响到行走时的稳定性。

跌倒原因丨6. 足下垂

  • 由于神经或肌肉受伤或无力,造成脚前端无法往足背抬起,这就是足下垂。患者一般较易绊倒,特别是走在路面不平的地方时。

跌倒原因丨7. 姿势不良或体态不正常

  • 例如弯腰、驼背、大肚腩等状况,导致站立时重心在前面,而非与身体主轴成一直线,故此在步行和上下楼梯时,容易向前扑倒。

长者跌倒丨如何分辨跌倒或昏倒?

如果有人卧倒在街上,如何分辨他是跌倒还是昏倒?谢安民医生指,前者大多是意外所致,而后者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或中断而产生。但有时并不那么容易区分是跌倒或是昏倒。

如果没有目击者,当事者又无法清楚描述事件始末的情况下,通常不容易分辨是单纯粹的跌倒,还是先晕眩或昏迷才跌倒的。不过如果跌倒失去意识,而且一直昏迷到逝世的人,则很可能是先因心血管事故,丧失意识而跌倒的。

长者跌倒丨4问题自测风险 预防意外跌倒

谢安民医生表示,大多数时情况跌倒都是由于意外。因此防止意外的发生,以及在发生意外时降低对身体造成的伤害,都是避免跌倒的关键。为此,就要做到「知己知彼」,即是了解自己身体的能力,以及评估环境状况。

知己:了解自己身体的能力,不要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

体能的衰退缓慢,很多时候长者甚至没有察觉到。某些心脏病的进展也很慢,且症状恶化不明显。让患者列出前几年能胜任的活动和活动量,与目前的情况作比较,就可以看出体能有否下降,症状是否恶化。这对于要否更进一步检查是很重要的参考因素。

他建议长者问自己以下4个问题:

  1. 步速是否越来越慢?
  2. 脚步是否越来越小?
  3. 走路是否越来越不稳?
  4. 是否不用手撑著,就无法从椅子站起来?

他提醒,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寻求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士检查和评估。

知彼:正确地评估所在环境是否安全

  • 例如地面湿不湿、滑不滑?脚踏上去时梯阶结实吗?

长者跌倒丨2类患者易跌倒 风险可达94%

哪些人更容易跌倒?谢安民医生指出,有2类疾病的患者,滑倒或跌倒的风险更高:

1. 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疾病

  • 柏金逊症:因为走路的步态变化,加上肌肉僵硬等问题,使患者比较容易跌倒,尤其是一边走一边转方向时更容易跌倒。建议走弧形来改变方向比较安全。
  • 多发性硬化症:视大脑病变的所在,会有各种促成跌倒的原因。

2. 糖尿病

  • 糖尿病患者比非患者跌倒的可能性大幅增加,65岁以上的患者每年跌倒的比率约为39%,非患者的跌倒比率是19%。
  • 有打胰岛素的病人,跌倒的风险激增94%,相比之下,没有不打胰岛素的人士风险只增加27%。

谢安民医生提醒,跌倒是中老年人须极力预防的意外。万一跌断了股骨或盆骨,长者年事已高,又多患有心血管、肾脏、肌少症、骨质疏松及脑神经退化等疾病,导致手术风险大且复原时间长,往往需长期卧床,继而令健康每况愈下。他警告:「老人跌倒而又有大骨折,是结束的开始(Beginning of the End)。」

延伸阅读:长者必学3组家居运动!强心肺/防跌倒/改善关节痛

长者必学家居运动:强心控重训练,提升心肺功能运动
长者必学家居运动:强心控重训练,提升心肺功能运动
长者强心肺运动
长者强心肺运动
长者强心肺运动:适合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长者或心血管代谢健康较弱的长者
长者强心肺运动:适合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长者或心血管代谢健康较弱的长者
长者强心肺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分为椅子坐式及站立式,有强心控重功效,亦有助训练长者手脚协调能力。
长者强心肺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分为椅子坐式及站立式,有强心控重功效,亦有助训练长者手脚协调能力。
长者强心肺运动:坐椅式踏步加上推手
长者强心肺运动:坐椅式踏步加上推手
坐椅式踏步加上推手:1.  坐在稳固的椅子上
坐椅式踏步加上推手:1. 坐在稳固的椅子上
坐椅式踏步加上推手:2.  有节奏地一面踏步,一面进行上推手
坐椅式踏步加上推手:2. 有节奏地一面踏步,一面进行上推手
长者强心肺运动:站立式踏点步加拉背
长者强心肺运动:站立式踏点步加拉背
站立式踏点步加拉背 1. 站立如肩宽
站立式踏点步加拉背 1. 站立如肩宽
站立式踏点步加拉背 2. 两腿有节奏地交替进行踏点步,同时进行拉背动作。
站立式踏点步加拉背 2. 两腿有节奏地交替进行踏点步,同时进行拉背动作。
长者必学家居运动:提升肌力
长者必学家居运动:提升肌力
长者提升肌力运动
长者提升肌力运动
长者提升肌力运动:适合针对膝关节、腰背痛或肌少症的长者。
长者提升肌力运动:适合针对膝关节、腰背痛或肌少症的长者。
长者提升肌力运动:可徒手或利用辅助工具进行,如:椅子、毛巾或橡筋带等。
长者提升肌力运动:可徒手或利用辅助工具进行,如:椅子、毛巾或橡筋带等。
长者提升肌力运动:扶椅蹲腿
长者提升肌力运动:扶椅蹲腿
扶椅蹲腿 1. 站在稳固的椅子背后, 双手扶著椅子靠背,两腿站立如肩宽。
扶椅蹲腿 1. 站在稳固的椅子背后, 双手扶著椅子靠背,两腿站立如肩宽。
扶椅蹲腿 2. 臀部往后移的时候,缓缓蹲下。蹲下时吸气,屈膝角度视乎长者自我能力。
扶椅蹲腿 2. 臀部往后移的时候,缓缓蹲下。蹲下时吸气,屈膝角度视乎长者自我能力。
扶椅蹲腿 3. 蹲下时,膝盖要对著脚尖,亦不能超过脚尖,还原站立动作时呼气。
扶椅蹲腿 3. 蹲下时,膝盖要对著脚尖,亦不能超过脚尖,还原站立动作时呼气。
扶椅蹲腿 好处:蹲腿动作主要强化腿臀肌群,有助长者日常步履更稳定,步速更快捷,亦可令长者步上斜路及上楼梯时更轻松。
扶椅蹲腿 好处:蹲腿动作主要强化腿臀肌群,有助长者日常步履更稳定,步速更快捷,亦可令长者步上斜路及上楼梯时更轻松。
长者提升肌力运动:站式提膝
长者提升肌力运动:站式提膝
站式提膝 1. 站立如肩宽,双手拉直毛巾,放在腹部前。
站式提膝 1. 站立如肩宽,双手拉直毛巾,放在腹部前。
站式提膝 2. 提膝触碰毛巾
站式提膝 2. 提膝触碰毛巾
站式提膝 好处:有效锻鍊下腹肌肉,强化核心肌群, 使长者身躯更稳定。
站式提膝 好处:有效锻鍊下腹肌肉,强化核心肌群, 使长者身躯更稳定。
长者必学家居运动:提升平衡力运动,防跌倒训练
长者必学家居运动:提升平衡力运动,防跌倒训练
长者提升平衡力运动
长者提升平衡力运动
长者提升平衡力运动:增强长者敏捷度、协调性和稳定性,强化长者平衡力 ,减低长者跌倒风险。除了徒手训练外,可利用敏捷梯进行。
长者提升平衡力运动:增强长者敏捷度、协调性和稳定性,强化长者平衡力 ,减低长者跌倒风险。除了徒手训练外,可利用敏捷梯进行。
长者提升平衡力运动:一字步站立
长者提升平衡力运动:一字步站立
一字步站立 1. 预备一张靠背椅做扶持,长者初期双脚稍为分开站立, 看能力慢慢收窄为双脚合拢。
一字步站立 1. 预备一张靠背椅做扶持,长者初期双脚稍为分开站立, 看能力慢慢收窄为双脚合拢。
一字步站立 2. 以鞋尖掂鞋踭成为一字步
一字步站立 2. 以鞋尖掂鞋踭成为一字步
一字步站立 2. 重心放在后脚,可以左右脚交替进行
一字步站立 2. 重心放在后脚,可以左右脚交替进行
一字步站立:视乎长者能力,在进行一字步时,可缓缓左右摇头,加强平衡训练。
一字步站立:视乎长者能力,在进行一字步时,可缓缓左右摇头,加强平衡训练。
长者提升平衡力运动:单脚外内来回跨步
长者提升平衡力运动:单脚外内来回跨步
单脚外内来回跨步 1. 站立如肩宽,双手叉腰
单脚外内来回跨步 1. 站立如肩宽,双手叉腰
单脚外内来回跨步 2. 当重心置放在左脚时,右脚提起,并作跨步向外打圈动作。
单脚外内来回跨步 2. 当重心置放在左脚时,右脚提起,并作跨步向外打圈动作。
单脚外内来回跨步 3. 当重心置放在右脚时,左脚提起并作跨步向外打圈动作。同样地,左脚或右脚可作向内打圈跨步动作。
单脚外内来回跨步 3. 当重心置放在右脚时,左脚提起并作跨步向外打圈动作。同样地,左脚或右脚可作向内打圈跨步动作。

资料来源:谢医师开讲(获授权转载)

---

相关文章:

年纪大站不稳?研究揭眼睛1动作增平衡力 柏金逊症患者都有效!

长者骨折致命率高3倍?1部位骨折最危险 医生教起床3步骤防跌倒 买鞋留意4点

100岁伯伯每年跑长跑 破1500米世界纪录 每天必吃4大养生长寿食物

腰背痛/凸肚腩因为骨盆前倾?专家教1动作自测症状 做不到恐情况严重 附纾缓方法

66岁女患柏金逊常跌倒 做1运动后行动自如更可减药 80岁也做到!

不痛不喘成功减走21%脂肪!1种运动80岁也做到 更有7大好处

长者每日做5件事可延寿?专家教紧记1口诀 防骨折/防脑退化/降血压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