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4大慢性病恐恶化 1种降温方法易中风 患糖尿病忌喝2饮品
2024-07-11 00:00
夏天炎热高温,除了容易中暑外,有医生分享指有4类慢性病亦容易在高温天气下恶化,当中有1种常见的降温行为,更有机会患加中风的风险。要预防这4类慢性病在夏季恶化,医生建议竟要避免饮用两类饮品?
夏天4大慢性病恐恶化 1种降温方法易中风
据肠胃科医生郑泓志在Facebook专页分享指,最近天气炎热,如果没适时补充水分,身体容易出现脱水,以下4类慢性病患者的病情更有机会因此恶化:
甚么慢性病容易在高温下恶化?⬇⬇⬇
高温天气下慢性病易恶化?
高温造成血管扩张,加上出汗过多,易令身体产生水分蒸发或脱水现象。
血液变得浓稠,恐让心脏与血管负荷加重。
频繁进出冷气房,冷热不断交替会让心脏负荷增加,导致心脏问题。
上述因素可能增加出现心悸或中风的风险。
出汗过多会导致脱水,脱水可能会使血糖浓度上升,增加高血糖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可能对于高温反应不足,身体感受不到过热的警告。
高温和湿润的环境会使呼吸变得困难。
很多人喜欢在高温时喝冰水,容易增加气喘发作等问题
上述因素都会增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症状。
出汗及水分流失容易造成患者出现脱水和电解失失衡的状况。
高温也可能令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及症状加重的问题。
高温也会提升细菌的繁殖速度,让食物容易腐败导致慢性肠胃问题急速恶化。
4类慢性病患者高温下易恶化:
1. 心血管疾病患者
- 高温造成血管扩张,加上出汗过多,易令身体产生水分蒸发或脱水现象,使血液变得浓稠,恐让心脏与血管负荷加重。
- 天气炎热频繁进出冷气房,冷热不断交替也会让心脏负荷增加,导致心脏问题。
- 上述因素可能增加出现心悸或中风的风险。
2. 糖尿病患者
- 出汗过多会导致脱水,脱水可能会使血糖浓度上升,增加高血糖的风险。
- 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可能对于高温反应不足,身体感受不到过热的警告。
3.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 高温和湿润的环境会使呼吸变得困难。
- 很多人喜欢在高温时喝冰水,容易增加气喘发作等问题。
- 上述因素都会增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症状。
4. 慢性肠胃道疾病患者
- 出汗及水分流失容易造成患者出现脱水和电解失失衡的状况。
- 高温也可能令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及症状加重的问题。
- 高温也会提升细菌的繁殖速度,让食物容易腐败导致慢性肠胃问题急速恶化。
预防慢性病恶化8大贴士 忌喝2类饮品
面对高温天气的风险,郑泓志医生建议上述慢性病患者,可留意以下贴士,避免病情恶化,当中包括避免饮用两类饮品:
高温下如何预防慢性病恶化?⬇⬇⬇
高温下预防慢性病恶化贴士。
选择早晨或傍晚出门。
中午到下午这段炎热的时间最好待在室内。
经常喝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
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
使用冷气或风扇确保环境保持舒适温度。
按时服药,并经常检查血压、血糖等。
建议穿著轻薄、透气的衣物。
确保食物储存于适当温度,避免食物中毒的风险。
食物容易在高温下滋生细菌,故要特别留意食物的保存与摄取。
当转移到凉爽的室内或炎热的室外时,允许身体有时间缓慢适应这些变化。
高温下减少剧烈运动,以免身体过度疲劳或脱水。
如需运动,可选择早晨或黄昏较凉爽的时段。
高温下预防慢性病恶化贴士:
1. 避免炎热时段外出
- 选择早晨或傍晚出门。
- 中午到下午这段炎热的时间最好待在室内。
2. 保持身体水分
- 要经常喝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
- 尽量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
3. 使用冷气或风扇
- 确保环境保持舒适温度。
4. 及时服药并密切监控健康
- 按时服药,并经常检查血压、血糖等。
5. 穿著适当的衣物
- 建议穿著轻薄、透气的衣物。
6. 保持食物新鲜
- 确保食物储存于适当温度,避免食物中毒的风险。
- 高温下,食物容易滋生细菌,故要特别留意食物的保存与摄取。
7. 避免忽然冷热交替
- 突然的温度变化可能使身体难以适应。
- 当转移到凉爽的室内或炎热的室外时,允许身体有时间缓慢适应温度变化。
8. 避免剧烈运动
- 在高温下减少剧烈运动,以免身体过度疲劳或脱水。
- 如需运动,可选择早晨或黄昏较凉爽的时段。
郑泓志医生表示,每个人都需要留意高温带来的问题,但对于慢性病患者更需倍加小心。只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就能够安然度过炎热的夏季。
延伸阅读:酷热高温易中暑 医生教3秒自测缺水风险 竟要捏身体4部位?
3秒自测 身体是否缺水
皮肤膨胀测试:可测试皮肤的弹性,以判断身体是否处于脱水状态
用拇指及食指,捏著另一只手其中一只手指背面的皮肤,几秒之后放开
若皮肤立刻恢复原本平滑的状态,代表身体水分足够,皮肤因此弹性度较好
如果皮肤维持著突起,像仍被捏紧一样,恢复速度减慢,反映身体已经缺水
导致皮肤弹性变差,需要大量喝水
其他可测试部位:腹部
其他可测试部位:手掌前端
其他可测试部位:锁骨下方胸前
同样是捏起皮肤数秒,观察其回弹速度
资料来源:你的肠胃科医师 郑泓志 内科 慢性病(获授权转载)
---
相关文章:
运动后冲冻水凉 47岁男心肌梗塞身亡 医生揭原因 2大降温方式增风险?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