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兽首暨文物展|盛世聚首天宝芳华 圆明园兽首暨文物展 十二兽首城大列阵

2023-09-20 00:00

北京圆明园,一个结合东西方艺术文化,以及超越时代的建筑美学与技术的古迹,其中伟为奇观的水力喷泉与兽首雕塑,更充满传奇色彩,由香港城市大学(城大)主办、分两期举行的「盛世聚首 天宝芳华:圆明园兽首暨文物展」,现正进入第二期展览,今次的焦点除了展出全套十二生肖兽首雕塑,更带来1719世纪的历史瑰宝。

以数码科技及投射影像重现的圆明园海晏堂喷水池,可欣赏到十二兽首如何按时喷水的动态景象。
以数码科技及投射影像重现的圆明园海晏堂喷水池,可欣赏到十二兽首如何按时喷水的动态景象。
龙首青铜雕塑。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复原模型。(新加坡国家文物局亚洲文明博物馆借展)
龙首青铜雕塑。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复原模型。(新加坡国家文物局亚洲文明博物馆借展)
鸡首青铜雕塑。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复原模型。(新加坡国家文物局亚洲文明博物馆借展)
鸡首青铜雕塑。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复原模型。(新加坡国家文物局亚洲文明博物馆借展)
铜镀金丝珐琅鸟音钟。法国(约1880年)。(私人借展)
铜镀金丝珐琅鸟音钟。法国(约1880年)。(私人借展)
百骏图横幅。清代(19世纪中期)。(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借展)
百骏图横幅。清代(19世纪中期)。(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借展)
马首青铜雕塑。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复原模型。(新加坡国家文物局亚洲文明博物馆借展)
马首青铜雕塑。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复原模型。(新加坡国家文物局亚洲文明博物馆借展)
羊首青铜雕塑。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复原模型。(新加坡国家文物局亚洲文明博物馆借展)
羊首青铜雕塑。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复原模型。(新加坡国家文物局亚洲文明博物馆借展)

城大文物展|十二兽首同场列阵

继「盛世聚首 天宝芳华:圆明园兽首暨文物展」第一期展出四尊圆明园兽首国宝原物,引起热烈回响,城大今回就与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合作第二期展览,部分珍罕展品分别由香港艺术馆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多间博物馆借展。说到第二期展览的新焦点,正在于一口气展出的全套十二生肖兽首雕塑,藉以重现圆明园西洋建筑海晏堂中,极具吸引力的水力喷泉设计,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被大肆破坏的圆明园建筑,曾是何其的宏伟与精致。

猪首青铜雕塑。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复原模型。(新加坡国家文物局亚洲文明博物馆借展)
猪首青铜雕塑。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复原模型。(新加坡国家文物局亚洲文明博物馆借展)
早期欧洲机械塔钟,17世纪初(1600–1650)复原模型制于2018年,由南台科技大学古机械研究中心复制。。
早期欧洲机械塔钟,17世纪初(1600–1650)复原模型制于2018年,由南台科技大学古机械研究中心复制。。
北宋水运仪 原件制于北宋元佑三年(1088) 复原模型制于2018年,由南台科技大学古机械研究中心复制。
北宋水运仪 原件制于北宋元佑三年(1088) 复原模型制于2018年,由南台科技大学古机械研究中心复制。
 苏颂浑仪 原件制于北宋元佑三年(1088) 复原模型制制于2018年,由南台科技大学古机械研究中心复制。
苏颂浑仪 原件制于北宋元佑三年(1088) 复原模型制制于2018年,由南台科技大学古机械研究中心复制。
铜胎画珐琅开光花鸟纹葫芦瓶,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铜胎画珐琅。(香港艺术馆借展)
铜胎画珐琅开光花鸟纹葫芦瓶,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铜胎画珐琅。(香港艺术馆借展)
粉彩描金基督受难图瓷碟。清代(约1750年)。(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借展)
粉彩描金基督受难图瓷碟。清代(约1750年)。(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借展)
徐友泉款宜兴紫砂太平有象陶瓶。民国时期(20世纪前期)。(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借展)
徐友泉款宜兴紫砂太平有象陶瓶。民国时期(20世纪前期)。(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借展)
饕餮纹觚形方尊,清代晚期(17世纪末–18世纪初),青铜制。(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借展)
饕餮纹觚形方尊,清代晚期(17世纪末–18世纪初),青铜制。(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借展)

城大文物展|十二生肖兽首重现喷水池动态

据悉这十二尊兽首展品,来自曾出现于电影《十二生肖》(2012年)之中的逼真复制品,事实上,十二兽首的现存原物就只有第一期展览展出的四尊。为让参观者产生仿如置身清代圆明园海晏堂喷水池畔的体验,主办单位特别利用数码及投射科技,重新勾划已消失逾百年的西洋建筑物,以影像呈现当时十二生肖青铜兽首喷水池的动感画面。除了圆明园兽首雕塑,同场展出的早期欧洲机械塔钟、北宋苏颂浑仪及水运仪复制品,藉以全面阐述水力喷泉装置的精细设计及其中西文化共融的科技原理。

陈仲美款宜兴紫砂天鸡三足陶壶,民国时期(20世纪前期)。(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借展)
陈仲美款宜兴紫砂天鸡三足陶壶,民国时期(20世纪前期)。(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借展)
夔龙纹贯耳壶 元 (1271–1368) 青铜制。(香港艺术馆借展)
夔龙纹贯耳壶 元 (1271–1368) 青铜制。(香港艺术馆借展)
戈,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青铜制。(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借展)
戈,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青铜制。(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借展)
粉彩花鸟纹笔筒,清同治末至光绪(1873–1908),景德镇窑。(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借展)
粉彩花鸟纹笔筒,清同治末至光绪(1873–1908),景德镇窑。(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借展)
龙纹鼎,春秋时期(约公元前771年–公元前476年),青铜制。(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借展)
龙纹鼎,春秋时期(约公元前771年–公元前476年),青铜制。(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借展)
爵,商(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青铜制。(何安达先生借展)
爵,商(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青铜制。(何安达先生借展)

城大文物展|同场展出近40件青铜文物

此外,第二期展览亦展出了商周、春秋战国、两汉时期的近40件青铜文物、清代的铜胎画珐琅瓶及粉彩瓷器。另又包罗乾隆皇帝喜好的古物,不说不知,当朝仿古风气盛行,许多瓷器均模仿青铜器形制成,器形以鼎、尊、壶、觚等为主。至于模仿兽形青铜器造型的宜兴紫砂等器物,则诠释了早期中国青铜器的礼仪和功能。是次展览又特别采用各种沉浸式体验、创新科技及互动手法,务求令参观者可藉着动态方式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保育、艺术科技和历史变迁。

 

INFO

日期:即日至1130

时间:10:00am7:00pm

地点:城大刘鸣炜学术楼18楼般哥展览馆

入场:费用全免

注:须于3日或前透过网上预约登记
https://www.cityu.edu.hk/bg/visit/book-a-visit

 

文:ML   图:香港城市大学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