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抽血抽出恐怖「猪油膏」9种食物隐藏脂肪 吃果仁都肥?
2023-07-11 00:00
经常吃油腻食物,小心血脂急升!有ICU(加护房病)医生分享相片指,为一位病人抽血时发现,三酸甘油酯超标,血脂占了一大半,情况吓人!他藉此警惕大众勿吃太油。据本港衞生署资料,吃过量饱和脂肪为高危因素。其中,有9种食物隐藏脂肪,或较易被忽略,例如果仁。
高血脂|抽血抽出恐怖「猪油膏」医生劝勿吃太油
台湾ICU医生陈志金在其facebook专页发文并分享相片指,为一位病人抽血,静置几个小时(或把血液进行离心分离)后,惊见血液上面有一层厚厚的油,属于高血脂(血液脂肪过高)。
陈医生表示,该病人的三酸甘油酯数值为1677,正常标准是小于150,故此已超标11倍。医生指,三酸甘油酯过高会引发胰脏炎。他分享相片,希望警惕自己和大众「不要吃太油」。
点击图片了解高血脂个案情况:
从相片可见,血脂呈奶黄色,厚厚的一层,浮在血液上面,血脂所占的比例约为3/4。相片亦引起不少网民关注,有人坦言恐怖,表示会转发身边人,多加注意饮食。陈医生回覆网民时补充,高血脂问题也不是吃太油而造成。
个案获「Icu医生陈志金」授权转载
高血脂|勿吃太多饱和脂肪 宜多吃好胆固醇
据本港衞生署资料,「三酸甘油脂」是由甘油和脂肪酸合成,体内大部份的脂肪组织是由「三酸甘油脂」构成。食物中的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若吃过量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会令血液胆固醇升高。换言之,这亦会令血脂上升。
胆固醇分为好胆固醇/坏胆固醇
本港食安中心列出饱和脂肪及不饱和脂肪的特性及食物例子。除了减少摄取高饱和脂肪食物,也要少吃反式脂肪食物,免增患病风险。
坏胆固醇:饱和脂肪(特性及食物例子)
坏胆固醇:反式脂肪(特性及食物例子)
好胆固醇:不饱和脂肪(特性及食物例子)
高血脂|9种食物「隐藏」脂肪 吃果仁也会肥?
衞生署指出,无论是不饱和脂肪或是饱和脂肪,所含的热量都是相等的,多吃同样会使人发胖,所以选择食物时要小心食物中的「隐藏」及「半隐藏」脂肪。衞生署列举以下9个例子:
衞生署建议,每天摄取脂肪所提供的热量不应超过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提供热量更应在10%以下。署方亦建议遵从以下饮食原则:
- 以均衡饮食为基础,多菜少肉,去肥剩瘦为原则,再配以低脂的烹调方法,便可大大降低脂肪的摄取量。
- 煮食时亦应减少「走油」,而腌肉时亦不要随手加入生油。
- 可尽量使用蒸、炆、焗、烚、滚、少油快炒等方法,更可用微波炉及易洁镬来减低油量。
延伸阅读:降血脂 改善三酸甘油脂餐单
本港衞生署列出检验胆固醇及血脂的方法,并建议以下餐单改善三酸甘油脂指数:
延伸阅读:降血脂改善三高 中医推介7种食物
注册中医师马琦杰曾发文指出,要预防或对抗「三高」,可以从饮食中改善。他又列举7种有助改善三高的食物,并指出所针对的症状:
延伸阅读:衞生署教预防胆固醇过高方法
根据本港衞生署资料,要预防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过高,以减低患上冠心病和中风的机会,便应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延伸阅读:胰脏炎7大后果
根据本港港安医院资料,胰脏炎(胰腺炎),简单来説就是指胰脏所分泌的消化酵素不能如常送到十二指肠消化食物,反而消化了器官本身,导致急性炎症。虽然临床上8成多急性胰脏炎个案属病情较轻,但仍有2成属严重并发情况,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如下:
撰文:Nicole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