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宇 - 讲好香港故事 桥梁绘本连系两地情|慢读乐趣

2022-07-26 00:00

本书绘画者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闲时喜欢探索香港古迹及文化习俗,近年在工作上参与研究香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能够出版更多此类的儿童书,把香港传统化传承给下一代。

香港需要讲好香港故事,很多人没有头绪,如果你不知如何开始的话,介绍你翻一翻这本书,根据出版人的介绍︰「本书结合温情故事、丰富知识和趣味游戏,通过家朗和家怡两兄妹带领读者游历香港富特色和重要意义的桥,认识香港的历史、多元的面貌和各方面的发展。」本书的特色在哪里?是为了孩子,我们的下一代。「在每幅精采的桥景后,设有『连系未来彩虹桥』,目的是给孩子提出装备自己,迎向未来的好建议;『换位思考』环节,是鼓励孩子代入不同角色,尝试解决问题;『趣味挑战』,让孩子从游戏中轻松吸收相关知识。」
肩负连接沟通使命

本书只有五十多页,不过内容也真的够丰富了。在这本书中,孩子可以看到:

一、大澳大涌桥:香港经济的发展;

二、铜锣湾奥运桥:力争上游的香港精神;

三、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手电梯及行人天桥:汇聚东西文化的国际都会;

四、庞大的荃湾行人天桥网络:逐步完善的城市规划;

五、青马大桥:繁忙的国际航空枢纽;

六、港珠澳大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为甚么本书以「桥相连,心相接」为主题?「桥,肩负连接两地的重要使命,使人们交流沟通更方便。心,可以藉着建立沟通桥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创作背后有很重要的信息存在,这是一种文化历史的再造工程,为求最好效果,绘画者邓子健构思每座桥的跨页图画时花了很多心思。为了精益求精,力求细致,他不惜跑遍各区用心观察,与此同时,也借助无人飞机航拍技术,从高空拍摄不同角度的建筑物,这是一项上天落地的大工程,若不是有心人,相信很难做得到。


六座桥见证时代变化

立法会议员霍启刚为这本书写序言,他说︰「六座标志性的桥梁,建设于不同年代,而不同的桥均见证着香港不同的面貌和变化,更记录香港和祖国共同发展的一步步足迹。」香港出版界代表人物陈万雄博士这样说︰「香港生于斯、长于斯的孩子,认识自己生活着的社会和历史;培养他们对祖父母的亲情,以及故乡祖地的感情,这是一种成长的文化教育。」

画家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绘画本书其中一个挑战是如何把真实的景象,压缩在图书版面的有限空间之内,再者,如何重现和再安排桥的周围场景与细节。一个楼顶、一条街道都需要画家使出真功夫来表达,同时要配合不同地区的特色来制作,还要不忘铺陈出背后的香港故事。


到访地标拍私人画册

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儿童,当年没有专书画册介绍香港,父母是说故事人,为了悉心让我了解和亲身接触香港的胜地,他们花了很多个周末假期,以及很多的菲林,把我到访的十多个地标拍成很多很多张相片。这是我的私人的「香港故事」画册。

屯门在那些年还有水牛耕田,我在它身边合影了一张,这是放在大厅的代表作,我是身穿浅色衫裤,还戴上一顶太阳帽,是我少有醒目之作。另一张是在宋王台公园门外的单人甫士,那是秋凉转冷的一天,我很老成的把大衣放在右手、左手插袋的造型,被形容为好似「老板」,又似「明星」,哪位明星?就是常演经理、有钱人的梁醒波。

沙田又是我的一个有图有相有真相的难忘之地,我是在万佛寺留影,今天经过沙田,我竟然再认不出从哪走上去万佛寺。我小时候,一出沙田火车站,跟着人群,你便可以找到了,事关十个人大半都是为了去万佛寺,沿途有很多小吃,又有榄核雕塑纪念品,有如去了节日墟市般热闹。

今天我很难再找齐昔日的「香港与我」影集,一切只留在我脑海中。看这本书时,我感触良多,因为六座桥都不在我的童年日子,看起来我好像是恍如隔世。香港有很多故事都换了版本,这是城市进步,也是城市的无奈。我忽然想到,三、四十年之后,再看本册的感觉会如何?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