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媛 – 弦外之音 再看写实绘画|艺术有价

2022-05-26 00:00

《苍穹》系列作品尽显卓有瑞的深厚功力。
《苍穹》系列作品尽显卓有瑞的深厚功力。

近日有朋友观赏了香港画家风渐的展览,赞赏不已,觉得他「画得很似,跟早前看过的胡浚谚画的花卉很相似,但两者又很不一样。」的确,写实绘画本来就有很多可能性,可以百花齐放形容。

文:苏媛

图:新艺潮画廊

胡浚谚作品《窗前的花》。
胡浚谚作品《窗前的花》。

 

意实之间不对立

中国传统书画追求写意,画中的山水景物往往是艺术家心中的理想世界,而非一种客观的形态重现,是以会给人一种「不写实」的感觉。近代中国大师齐白石曾说:「作画之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写意和写实之间,其实并不对立,是艺术家通过某种艺术形式,将现实所见所感记录下来,赋予景物生命力之馀,同时注入自己的主观情绪和感觉,并非一味地追求「像真度」,观众除了感叹作品神似现实景物,更重要是感受作品的弦外之音。

胡浚谚和风渐都是香港新一代写实主义油画的生力军。胡浚谚的花卉作品栩栩如生,在最新系列《午后五时》,花卉置于窗旁花瓶内,阳光通过纱窗照进房间,构造了一个宁谧的空间。艺术家固然将花瓣、纱窗、阳光等细节处理得非常生动写实,但同时营造了一个他个人情感投射的世界,并邀请大家一同进入,感受个人与空间、时间的关系。

风渐则以极度逼真的手法描绘城市景色,特别是楼宇和植物。远看楼宇的窗户或纸皮石墙壁,工整而重复,形成一种接近样式的图案,但近看大家会发现每块纸皮石、每个窗户都不一样,有些纸皮石开始剥落,颜色渐变,有些窗户会挂着衣服,有些磨砂玻璃透出背面房间放置的杂物,极为细腻逼真,与楼宇前大树不规则的枝叶形成有趣的构图和对比。通过这种手法,风渐营造了一个没有人影的香港城市一角,熟悉又陌生,既现实同时虚幻,也许正是所谓「似与不似之间」?

风渐作品《有大树的景物》。
风渐作品《有大树的景物》。

 

以水迹丰富画面

谈及华人艺术界在写实主义创作的发展,不得不提标志性人物卓有瑞。创作生涯超过四十年的卓有瑞老师,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台湾声名鹊起,及后在纽约居住和工作多年,十多年前迁居香港,个人创作与教学同时兼顾,多年来在台湾、美国等地举行过多次展览,作品得到不少美术馆收藏。她擅长以精准的超写实手法描绘,并诠释抽象的生命现象,是台湾第一位利用幻灯投影创作的人。


卓老师习惯拍下照片,投影到画布上,再巨细无遗地把影像重现,是照相写实主义的领军人物,不过她本人并不认为艺术创作可以简单地分为「写实」、「抽象」等概念,「其实写实主义的定义非常广泛,是否有山、有树、有景物就是写实呢?而所谓抽象,艺术家还是跟着心中的一个『象』去描绘,只不过他的『象』不一定跟你我看到的一样。写实主义有比较传统的做法,但新进艺术家有不少采用了科技的协助,令作品的某些元素与传统相比起来有点不同,就像数码艺术和虚拟现实,我们可能觉得很科幻,实际上它也是艺术家心中的一种现实。」

在画面加上水渍,与原景物之间形成了隔层,丰富了视觉体验。
在画面加上水渍,与原景物之间形成了隔层,丰富了视觉体验。

 

卓老师作品的细腻和精准程度,几可乱真,在她近年描绘大自然,特别是天空的《苍穹》系列作品,可看到她的深厚功力。她细心分辨阳光不同的强度,以及天空和地面的颜色,凸显在树影间出现变化,就如大自然的变幻莫测,她在画面加上水迹,与原景物之间形成了隔层,丰富了视觉体验,自然和人为的并存,也是虚幻和真实之间的辩证,足以让大家看到在「写实主义」的框架下的变奏。

在数码艺术、NFT、不同次元的潮流下,卓老师说像风渐这种以扎实底子创作的新进画家,特别难得,「无可否认,写实画对画家的要求非常严格,除了基础绘画技术如素描,对艺术家的眼力和耐性更是极大的考验,要掌握好,需要的时间比较久,我在香港教学碰过一些年轻学生,学了不久就转向新媒体、录像等领域,认为创新和概念是最重要,但不少最终还是回到写实。」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