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赠|全城聚焦 儿童肝脏移植个案 一肝救两命

2021-10-23 00:00

近期接二连三传来儿童成功移植肝脏器官新闻,令人动容,加上电视台热播的儿科主题台庆剧,对儿童病患包括肝脏移植的剧情,令器官移植及捐赠再次成为全城焦点,当中的小朋友移植个案,最触动人心。现实中,以儿童肝移植为例,因难度远高于成人个案,由捐赠、配对至手术成功,一切真的得来不易。

全城这阵子都热议以儿科医生及儿科病患为题材的台庆剧,观众大赞手术场口拍摄得非常专业及逼真,今日为大家主讲器官移植及捐赠议题的玛丽医院肝脏移植中心副总监陈智仁医生,正是有份为剧集提供手术过程专业谘询指引的医护人员之一。

对于本港的儿童肝脏移植现况,陈智仁医生坦言,现时尸肝是重要的移植肝来源,只要病人找到合适的肝脏,手术成功率可达八至九成,尤其对儿童患者更是一份「恩典」,儿童肝脏移植手术比成人更加复杂,可是一旦成功,新肝脏能陪伴他们一直成长,如同给予他们一个未来。

时至今日,香港的器官捐赠人数占整体人口不足百分之五,令轮候器官的病人及家属相当焦心,截止今年6月就有六十九人等候肝移植,而捐赠数量只有约三十个,「移植肝的来源包括由脑死亡病人捐赠的肝脏(尸肝),以及活人捐出部分肝脏(活体肝)。香港法律上接受无偿捐赠器官;家人、亲戚或朋友皆可自愿提出捐赠部分肝脏。有意捐赠人士需要接受严谨的心理状况评估,确保他们的精神状态能合理及明白手术风险,能通过这关卡的人不多,因此尸肝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来源。」陈智仁医生称。

他续称,近五、六年,年轻一代对器官捐赠的心态已经愈渐见开放,他们都会主动与家人讨论及登记器官捐赠名册,这是一个好现象,「一个尸肝足以救两人性命,一个完整的尸肝可以一分为二,较小的部分移植给儿童,较大的部分给成年人,可是尸肝数量不稳定,有时一个月都无一个。希望社会可以改变传统『保留全尸』的思想,对器官捐赠抱有正面的认知,帮助更多的患者。」

肝脏移植手术的成功率约为百分之八十至九十,「每年的肝移植宗数大约是六十宗,其中五至七宗是儿童肝移植手术,主因通常是胆管先天性闭塞,使得胆管缺乏正常的中空管道,无法顺利将肝脏分泌的胆汁引流至十二指肠,郁积在肝脏内的胆汁都会使得肝脏逐渐纤维化,令肝功能受损。」陈医生称。

为儿童进行肝移植手术比成年人的挑战更巨大,难度来自寻找合适的肝脏和手术的细致度。首先,小朋友的身形比较小,太大的肝脏不适合移植到他们体内,因此即使近亲愿意捐赠器官,也未必能适用。每个年龄阶段的儿童,体形的变化相当大,小至三个月到十八个月大,大至六至十二岁,两个阶段的体形各异,手术的仔细程度要求非常高,挑战性十分大。 

肝有再生能力,左边肝脏(大约35%)或右边肝脏(大约65%)都可以移植。手术后,捐赠者剩馀的肝脏在一年内即可增生至原来的大约八成体积,一至两个月后可以正常运作,「同理,患者接受肝移植后,如一切正常,肝脏随患者一路成长,肝脏会自动增生,患者亦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