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读乐趣|星尘画报──遇见90位香港电影女角色 作者尘阿力涂绘不同年代女星

2021-09-14 00:00

《星尘画报──遇见90位香港电影女角色》作者尘阿力为我们来一次四十年的集体回忆,以独特而细腻的画风,勾勒出香港不同年代电影的经典女角,重塑她们最动人的一刻。

书中九十位港产片女主角,我差不多都认识,因为作者精选出来的画中人,恰好记录了「香港近代电影的滥觞、盛世、沉寂与重生,探索港产电影未来路向」,回顾香港的那些年,我跟作者都在同一条起跑线,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李小龙电影开始。本书压卷之画便是1972年《精武门》的苗可秀,看过之后,我想说我的故事。

我的同学是李小龙迷,家中有两支双节棍,一支是DIY的,材料是一把新买的地拖,中间锯出一段,再一分为二。我陪同学去五金铺买了几样东西,一罐黑色的漆油、一条铁链和两颗鈎钉,再加一块沙纸,如是者,花了一个下午,这支双节棍便大功告成。当我们沉醉在中国功夫复兴中华,从此不再是东亚病夫的时候,没有多久传来李小龙的死讯。

从娱乐新闻看到苗可秀哭成泪人的样子,作者画的苗可秀那副悲伤的剧中人神情,正好勾起我的回忆。噢,多么的神奇共通,就好像当年娱乐新闻看到的苗可秀。这一刻,我似有触电的感觉。

同学后来正式学武,加入街坊会的跆拳道班,然后,我又陪他去旺角波鞋街一家运动公司,选购了一支真正的双节棍。大家正是「唔大唔细」之年龄,同学忽然严肃对我说︰「我要好好地学武,我要追随李小龙的功夫精神。」电影,就是有这般巨大的感染力。对上一次我重温《精武门》时,不再是DVD,而是上网看的,有点不足的是国语版,不是那些年在戏院看的广东话版。今次再看片段式的网上视频,我发觉《精武门》的苗可秀把一个时代演透了,没有女星可以超越她那份民国式忧郁的古典美。

当我已经大个仔,青春激情的时代,我没有像其他同学朋友,可以约到女生一起去看爆红得不得了的《阴阳错》。我不是捧谭咏麟的场,而是为了那一位有如流星掠过天空的台湾女星倪淑君。我当时这么想:怎么有这种气质的女孩子啊?香港没有像倪淑君的美人胚子,我很肯定的说。

当我一个人看完《阴阳错》之后,我的剧情翻转了,1983年《阴阳错》上画的这一年,香港广告界出了一位万人迷的十八岁美少女,她以热门姿态参加当年香港小姐选择,于是大家都知道她叫张曼玉。怎样呢?看过《阴阳错》是差不多跨过新的一年的日子,我在学校的派对中,跟人说倪淑君是美不可方物时候,引来一群张曼玉迷朋友围攻。我们是辩论吗?谁靓得过谁,可以真理愈辩愈明的吗?我记不起结论是甚么了,倪淑君很快在影坛淡出,张曼玉正式统治了香港人气界,十个男生七个都当她是梦中情人。

不说不知,原来当年张曼玉从英国回港,有机会当《阴阳错》女主角,但最后是倪淑君被导演看中。台湾女星在港一度被港星大抢风头,不过,与倪淑君同龄的王祖贤开始杀了上来,一部《倩女幽魂》,又是凭扮鬼取得爆棚人气,她演的聂小倩几乎把「哥哥」张国荣的宁采臣风头抢过来,好在「哥哥」当时也是巅峰之年,所以强强相遇,擦出了火花,这部电影不但在香港、台湾卖座,也是香港电影雄霸亚洲市场的代表作。看杂志知悉,韩国有女影迷专程组团来香港旅行,她们消费力高,但不以欧洲为首选,来香港是为了追星,王祖贤是热门中的热门。

我问朋友,韩国影迷有无搞错,来香港想见到王祖贤?没错,香港太有吸引力了,所以她们要亲身感受香港这气息。据闻,来港的韩国影迷都识讲广东话,事关她们看港产片太多了,连广东歌都识唱。

说着说着,这都是回忆了,今天是剧情翻了过来,我们才是去韩国追星的香港影迷。想不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谈了,我又要翻翻这本满满是美好时光的画册。

《星尘画报──遇见90位香港电影女角色》

作者:尘阿力

出版:非凡出版

售价︰$198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