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艺潮博览会前瞻】年轻艺术家何慧恩《The Hong Konger》系列 展现香港众生相

2021-09-02 00:00

香港是个有趣的地方,目前处于一个有趣的年代,此时此地的芸芸众生,各有心事,在年轻艺术家眼中,会是甚么光景?

第一眼看到何慧恩的插画作品,觉得非常有趣──画中女士牵着一群野生动物散步,隐约看到背景是湾仔星街垃圾收集站,旁边还有的士,场面虽然有点儿荒谬,不过又出奇地和谐,毕竟在这个光怪陆离的城市,没有甚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当然,作品让人有深刻印象的另一原因,是它以著名杂志《The New Yorker》封面为蓝本,系列名称是《The Hong Konger》,全部灵感来自《The New Yorker》封面,每一件作品配上的出版日期,正是蓝本画像的出版日,例如牵着动物散步的原图,是刊登在今年6月21日出版的杂志,大家可以在网络搜索原稿,看看何慧恩如何以讽刺滑稽的笔触,通过经典杂志封面展示香港各式各样人物,探讨性别、种族、残疾各种社会议题。

系列共有六十幅作品,有些风趣幽默,有些比较暗黑,如跑马地马场与坟场结合,大部分是香港的地标如狮子山、大澳、中环的高楼大厦等,香港人看到会感到非常亲切,同时会对画中的布局和人物行为感到好奇,也许会看到自己的影子,作品将在10月8日(五)至10日(日)举行的第四届《新艺潮博览会》上展出,相信会是一次独特的体验。

「纽约和香港有很多共通之处,都是大城市和金融商业中心,地理环境相似,有海有郊区,人口密集,艺术家与各式各样人物共存,而且纽约人和香港人都很有冲劲,为了成功,愿意大胆尝试。」以香港为家的何慧恩是欧亚混血儿,出身香港名门何东家族,在纽约攻读大学,主修文学,除了艺术创作也从事写作。不过她表示这并非她原来的人生规划,笑称毕业后觉得需要找一份养得起自己的工作,所以加入了跨国机构,可惜因身体问题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回到香港,在母亲的照顾下生活。

大概十年前,何慧恩十六岁的时候被诊断患上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罕有的遗传病,最近一年病情恶化至自身免疫胆管炎、眼肌型重症肌无力、骨质疏松症、慢性疲劳症候群、纤维肌痛等等。「一大串病名真的好枯燥!」电话传来愉快的笑声,再看照片中青春可人的何慧恩,很难想像这个花样年华、性格开朗的女孩忍受长年疾病的煎熬。「其实我觉得自己还是幸运的,起码家里有条件照顾我。去年12月,我的手几乎不能动弹,连基本照顾自己的能力也丧失,我感到很沮丧,妈妈送了一个平板电脑给我作为圣诞礼物,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学会了以它画画,开始创作《The Hong Konger》系列,成功在网上出售作品,对我来说创作让我更懂得接受和处理自己病情。」

何慧恩续说:「我希望在《新艺潮博览会》上,让更多香港朋友看到《The Hong Konger》,大家可以通过作品去感受和思考自己作为香港人的身分和意义。」

《新艺潮博览会》负责人表示:「今届新艺潮有超过七十位艺术家参展,大部分是香港艺术家,不少在作品中探讨香港社会、文化、身分认同等议题,创作媒介和手法相当多样化,其中何慧恩的作品有强烈个人特色,得到专业评审之一、香港著名版画艺术家锺大富老师称赞:『她把生活在香港这个大都会里,受着多种族共融、狭窄生活环境和充满政治争议的居民,称之为Hong Konger,并利用轻松、讽刺和幽默等手法,像拍摄闹剧般去绘画一系列插画,十分出色。』何慧恩创作年资虽然不长,但作品充分显出她的天分与感性,绝对值得大家关注和支持。」

何慧恩兴致勃勃地说她正在密锣紧鼓筹备《The Hong Konger》小说作品:「我原来的计画是以这系列插画出版一本画册,不过我觉得香港人的故事太丰富了,画册并不足够!」

香港,我们共同的家,有七百多万人的故事,其中有你和我,也包括一个无惧身体障碍、勇敢地生活的年轻艺术家。这一个Hong Konger的故事,相信会愈来愈精采。

文:苏媛

图:受访者提供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