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馆新展 城市水墨流动

2021-04-29 00:00

也斯的名言:「香港的故事,为甚么这么难说?」大抵道中了近年不少本地展览的核心:欲以丰富的艺术作品来拼凑有关香港的故事,驳杂且纷陈。大馆当代美术馆最近举办的两个展览《墨城》与《咫尺之内,开始之前:随意门及其他足迹》,均以香港为题,以不同的艺术形态探索香港的复杂面貌,其中《墨城》以水墨为喻,深探当代生活的冲击,展示了香港社会的流动性,也许在当下观看更能扣连未知的未来环境。

《墨城》由唐凯琳及大馆艺术主管Tobias Berger策划,以水墨此种艺术媒介作视点,探索由传统至当代的转化,并藉此观照香港的沧桑变化。Tobias谈到,展览由他长年累月对本地艺术家陈福善的研究开展:「我在他生前曾到访过其工作室,很着迷于他对香港社会的描绘观察。他的作品更融合了多种主题,展示了香港的时代气息。」他说到,陈福善的职业生涯源起于户外写生,多以水彩绘画本地风光,及后转以绘画作媒介,展示城市变化与移民等命题。是故,他亦由此打开想像,让Tobias萌起与策展人唐凯琳共同策划《墨城》的意念。

Tobias时常提到展览中的一幅作品──陈福善的《非法移民》(1985年),并述说展览如何以此作为重心。「此幅画作以水彩创作,以色彩斑斓与生动技巧,来描绘移民与难民的社会议题。足见香港艺术家如何通过独特的艺术媒介来回应社会。」陈福善创作时正值《中英联合声明》签署的翌年,可以想像得到「移民」在其时社会的热烈讨论。加上越南难民的状况,让《非法移民》更鲜明地记录了时代的特质。

展览中亦展示了陈福善的另一作品《香港仔》(1976年),属于其借鉴野外写生的城市风景画系列,以抽象的笔墨描绘香港的地标,色彩鲜艳,充满前衞的创作意识。

Tobias亦提到中国艺术家陈劭雄。他的单频动画录像作品《墨水城市》(2005年)亦被展示于《墨城》,成为展览中另一重心之作。「陈劭雄于十六年前的作品,以流动影像形式捕捉了广州的重要时刻──广州的现代化,从农村至城市的发展与面貌变迁。」《墨水城市》以陈劭雄的数百幅单色水墨画转化成鲜活的动画影像,并由作曲家朱芳琼配乐,记述了广州的生活面貌与不同日常物件。

可见,《墨城》展览虽以水墨为题,但不限于水墨媒介,而是以此作灵感与想像来源,扩展对香港及邻近地区的观察,并点出城市变化如水墨般流动,也同样融合传统与当代。Tobias亦言:「我认为『墨城』是很好的名字与比喻,展览并非旨在综观水墨画此种媒介,而是探索其丰富的层次。」

他举例,展览其中一个重要主题,是香港于九七年前后的城市现代化。好像本地艺术家林东鹏的作品《移山造景》(2019年)及《镀景》(2021年),皆以多种元素来展现香港的城市特质,前者以水墨融入版画,以人物指涉城市,期望作出改变,后者则融合了录像与水墨的多媒体装置,并道:「雨再大,我还是在雨缝里看到香港」,意味深长。Tobias也谈到:「这次展出林东鹏的作品,他在其中构筑了一座城市,可能是香港,也可能不是。」这种隐晦的暧昧性,更让作品充满想像空间。

面对世界性的疫情,展览中也有艺术家以此为创作意念,回应时代。Tobias提到,好像中国著名书法家章燕紫的新作《画皮》(2020年),便是于美国纽约的创作,其时疫症蔓延,人人戴上口罩,艺术家便以此个人与公共的经验,转化成布面水墨画,以传统的「画皮」作概念,绘出缤纷多元的当代面罩,展露出在城市中的不安情绪。

Tobias也谈及,《墨城》以水墨来观察城市,与香港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展览中挑选了不少不同时代的本地艺术家,他们皆以不同方式来以水墨回应城市面貌。另一方面,我们尝试呈现水墨的当代性,以及与日常生活的关连。」

《墨城》、《咫尺之内,开始之前:随意门及其他足迹》
日期:即日(4月29日)至8月1日(日)
时间:星期二至日/11:00am至7:00pm
地点:大馆赛马会艺方
网页:www.TaiKwun.hk

文:观青 图:蔡建新、大馆当代美术馆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