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支付大数据扫黄传召1200人涉嫖娼 公安称报道不实

2019-04-25 18:00

宜兴公安近日大举扫黄。网图
宜兴公安近日大举扫黄。网图

内地手机支付现时普遍得连桑拿店都可付款,然而公安却以此为证据,大举扫黄。江苏省宜兴市警方近日一口气传召超过1200人到案,他们因为在涉黄的桑拿店消费超过人民币600元(下同,约700港元),就被控「涉嫌嫖娼」强制传唤。

据内媒报道,有网民爆料指,近日宜兴警方查二维条码转帐记录,凡在涉黄桑拿使用扫码付款超过600元的人,都被叫去警局报到,并指警方如此利用大数据抓嫖是「全国首例」。

网路截图显示,宜兴市公安局环科园派出所警察发手机简讯给上述「嫌犯」,收到简讯者被以「涉嫌嫖娼」传唤,要求收到后联系派出所,否则将视为拒绝接受传唤。简讯还告诫被传唤者应「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减轻或者不予处罚;对无正常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公安机关将上门强制传唤。

多家内媒引述宜兴公安局人士证实确有此事,并称传唤这些人到派出所是接受调查、说明情况,至于是不是真的嫖娼,警方会根据证据来认定。

报道出炉后,内地社会哗然,许多网民反问,那是否到珠宝店买大金鍊、纹身店纹身、超市买菜刀、眼镜店买太阳眼镜,都要被传唤自证是否涉黑?

律师丁金坤在微博发文指出,这个执法过火了,不符合程序正义原则,把这些人传唤去是有罪推定。按此逻辑,任何人都可能被罗织追诉,而且要来自证清白,每个人都可能被构陷于罪。

《新京报》也发出评论强调,扫黄打非是法治背景下的执法行动,而不是任性失范的权力自由。宜兴警方与其在消费者扫码付款的数额上「大动干戈」,不如检视和规制权力,确保执法程序正当性,这样也能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同。

面对质疑声浪,宜兴公安局官方微博昨晚通报改口称,今年1月31日,宜兴警方根据群众举报在城区某足浴店捣毁一涉嫌组织卖淫犯罪团夥,拘捕蒋姓等15名疑犯,涉案人员均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宜兴警方依法对涉嫌参与卖淫嫖娼的违法人员进行传唤询问。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通报又表示,网传「抓获1200馀名违法人员、扫码超600元遭传唤」等内容属于不实资讯,请广大网民注意甄别,自觉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恶意散布谣言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查处。

网传图片显示有人收到传召短讯,涉嫌嫖娼。网图
网传图片显示有人收到传召短讯,涉嫌嫖娼。网图
公安通报称报道不实。微信
公安通报称报道不实。微信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