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爆发】中医提醒乱进补饮汤 恐弄巧反拙

2019-01-23 19:22

左起:中大中医教研中心(将军澳)中医服务主任,医管局中医部主管黄巧云。
左起:中大中医教研中心(将军澳)中医服务主任,医管局中医部主管黄巧云。

冬季流感侵袭本港,公立医院求诊人次高企。中大中医教研中心中医服务主任李凯平建议,身体不适人士也可到全港18间中医教研中心求医,服药2至3天也可康复,治疗时间不算长。他表示,即使长期需要服用西药的人士,也可向中医求症,服药时则需分隔两小时才服用两款药物。李凯平强调,每人体质不尽一样,市民应先寻求中医师意见才饮用汤水或补品,否则可能弄巧反拙。

本港正值冬季流感高峰期,一旦身体不适,普遍市民都会先向西医求诊。中大中医教研中心中医服务主任李凯平称,虽然中医没有流感一词,但早在2000年前已发现因天气及个人体质因素,人们会患上外感。

中医会按病人体质配搭不同药材治疗,李凯平指难以建议一套适合所有人的药材,「中医来说感冒分好多种,坊间有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或银翘散等,而桂枝汤跟银翘散,两个其实一寒一热。」他建议,市民服用感冒茶、凉茶及中药前,应先谘询中医,避免加重病情。李凯平又指,即使服食西药的长期病患人士亦可向中医求诊,服药时则要分隔两小时才服用中药及西药。

去年冬至平均气温达22.2度,属20年来最暖冬至。李凯平认为,今年外感病人最主要因为「冬温」,即冬天温度偏温暖,体质较热、气虚人士最容易受影响,「阳气太过,阴气不足」。

至于小童较易受感染,他由中医角度指,其中原因为小朋友的皮肤腠理较成人疏及薄,「皮肤腠理就像围墙一样,起到防御保护作用,围墙薄了自然保护力都减弱」。他建议市民节制饮食,尽量避免进食煎炸、辛辣、燥热食物,如:火锅及烧烤;起居有常,早睡早起,适当运动透过出汗排出体内积热;不妄作劳,避免过于劳碌令阳气发散太过;空调温度不宜太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去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至本月二十日,全港18间中医教研中心平均每日有约55人因患有外感而求诊。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