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拟修例打击「炒黄牛」业界指实名制做法扰民

2018-11-21 10:49

陈淑芬(左)与许冰心(右)对门票实名制有保留。资料图片  
陈淑芬(左)与许冰心(右)对门票实名制有保留。资料图片  

政府向立法会提交文件,考虑修订《公众娱乐场所条例》,打击「炒黄牛」,涵盖至红馆和伊馆等康文署场地举办的活动,并指可实施门票「实名制」,及可考虑增加公开发售门票数目。但演艺业界对建议有名留,采取实名制措施做法扰民。

演出业协会主席陈淑芬在电台节目上表示,现时不少人会买门票送给朋友看演出,不能事先收集对方资料才买门票,对实行购票实名制有保留,睇演唱会的市民亦不习惯提早排队实名入场。

她指,根据政府统计,过去3年在红馆举行的68个表演节目中,只有13个节目的门票在首日售罄,即是每年平均只有3至4个节目较爲热爆,且都无用尽8成内销比例。

她认爲,若不立法监管或者加重罚则,即使降低门票内销比例,增加公开发售门票数量,亦无助打击炒黄牛。

副主席许冰心表示,演出业的发展正面临挑战,演唱会收入一般用以补贴音乐事业和艺人,门票内销的主要用途是寻找赞助商作宣传和提供额外资金;推行实名入场的做法是扰民,现场查票亦有难度,业界亦无信心承担观众需要保障私隐的责任,对建议有保留。同时强调,业界从来没有滥用8成内销的上限,外界认爲只有2成门票公开发售是错误观感。

立法会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议员马逢国认为,实名制技术上一定做到,但市民最关注是个人私隐问题,而有关责任由演出公司承担,会超出公司的能力。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