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后5人疑患戊型肝炎 袁国勇:捐器官者验血无法检出

2018-08-29 09:31

左:香港移植运动协会荣誉会长周嘉欢;右:港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网上截图
左:香港移植运动协会荣誉会长周嘉欢;右:港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网上截图

有5人怀疑因器官移植后患戊型肝炎,为首次发现经器官捐赠传播戊型肝炎的个案。而港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在电台节目上表示,难得有人捐赠器官,如果因爲戊型肝炎而弃用器官并非好方法。而香港移植运动协会荣誉会长周嘉欢则表示,戊型肝炎非常少见并且病情不严重容易医治。

袁国勇表示可用「利巴韦林」预防感染戊型肝炎,有效率近80%,两个月内可以控制病毒,现向4位病人处方该药物。他指任何药都有副作用,而利巴韦林主要会引致贫血,影响神经线,可能会睡得不好等,但病者身上病毒本身亦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处方去压制病毒为恰当。同时减少抗排斥药剂量,减低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以帮助病情。

他表示香港一次性有五位因器官移植患戊型肝炎的情况,为史上第一次。香港每约2600位捐赠者中,一个带有戊型肝炎病菌。他认爲检验戊型肝炎有难度,尤其对于隐性带菌者,由于验血无法检查,需要将肝从身体拿出后检验,但拿出后需要立即移植。他表示,现时捐赠人数已不多,如果因爲戊型肝炎令可捐赠的器官减少并非好方法。他指可以向病者説明可能有戊型肝炎的情况,然后再由病者与家属决定是否接受器官。爲了避免患肝炎,亦可以让病人先食利巴韦林预防,但该做法还要靠专家小组再作商讨。

他亦让家属做好措施,因为戊型肝炎可以透过粪便传病毒,而该次五位患病者粪便带菌量非常高,有需要会帮他们的家属检查。

周嘉欢则表示,茂型肝炎现时无须检验,因爲很少发生,加上病徵轻微。一般人甚至不用吃药。唯独孕妇和免疫力低的人士需要注意。他指如果要检查茂型肝炎,要同时检查很多其他方面,涉及资源问题。但假若政府有足够资源给予医管局,可以检验当然最好。

现时捐赠者需要检查爱滋病,因爲有爱滋病的肝脏无法捐赠。而检查乙型肝炎因爲需要考虑分配,会将有乙型肝炎的器官捐赠给乙型肝炎的病者。但当中有0.03%可能会有无法检验出来的病,例如某些癌症,疯狗症等,故此他们会先向病者解释接受器官捐赠的风险,让他们自行决定。她指,捐赠会似乎急切性,例如,如果仍可以洗肾,不一定要换器官的情况下,可以先考虑风险再决定是否要接受换器官;但假若要换心,则要及时,不能拖。

周嘉欢指今年1月至6月器官捐赠数量明显较以往低,但表示上半年低不代表下半年亦低,器官捐赠属于季节性。她指今年适合及同意捐赠的人变少,并呼吁市民了解病人急切性,愿意捐赠。她指不少人即使想捐,但因爲没有告诉家人便突然离世,因爲传统想法,家人不了解情况下宁愿不捐,以免死者不开心。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