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3万元 民建联指乡郊「智能垃圾桶」有缺陷

2018-06-09 16:10

陈恒镔(右)及何俊贤曾到乌溪沙村其中一个放置「新垃圾桶」的地点考察。
陈恒镔(右)及何俊贤曾到乌溪沙村其中一个放置「新垃圾桶」的地点考察。

政府今年初在12个偏远地点试验24部成本需近3万元的「智能垃圾桶」,民建联批评「新垃圾桶」设计有缺陷,建议邀请大专院校参与设计,令新设计符合居民的需要,以免做成浪费。

「新垃圾桶」装备太阳能发电设备,桶门自动打开,并在桶内设感应器,当收集一定数量垃圾后会稍为压缩,以增加存储量。立法会议员陈恒镔及何俊贤,曾到乌溪沙村其中一个放置「新垃圾桶」的地点考察,发现设计有缺陷,令居民不愿意使用,担心一旦日后全面推广使用,不但未能改善乡郊地区垃圾收集问题,更白白浪费公帑。

民建联指,「新垃圾桶」桶门设计过细,不适合乡郊市民弃置废物的习惯,加上政府宣传不足,市民对「新垃圾桶」并不熟悉或误以为回收箱,结果「新垃圾桶」使用率不高,部分垃圾仍是弃置桶外;而且「新垃圾桶」的设计并未就将来废物徵费作准备,日后有可能引起新的问题。

民建联建议,在设计「新垃圾桶」时应先了解乡郊地区居民弃置垃圾的习惯,了解居民对「新垃圾桶」功能上的需要,并邀请大专院校参与设计,切勿闭门造车,令新设计不符合居民的需要,做成浪费。

同时,可参考澳门社区的小型垃圾收集站的设计,重新兴建乡郊小型垃圾收集站,以取代旧的半密封式设计,新设计应配合智能科技,做到可全密封,减少臭味及环境卫生的问题。

陈恒镔(右)及何俊贤曾到乌溪沙村其中一个放置「新垃圾桶」的地点考察。
陈恒镔(右)及何俊贤曾到乌溪沙村其中一个放置「新垃圾桶」的地点考察。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