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见! 美大学公布2018年度十大新物种

2018-05-31 11:46

(左上起)Sciaphila sugimotoi、Thiolava veneris、(左下起)Wakaleo schouteni、Xuedytes bellus
(左上起)Sciaphila sugimotoi、Thiolava veneris、(左下起)Wakaleo schouteni、Xuedytes bellus

世事无奇不有,可有想过出现像袋鼠般的狮子、像头发一样的细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环境与森林学院(ESF)日前评选出2018年度十大新物种。学院从各科学期刊去年公布的新物种中,选出最与众不同的十种。该院长维拿表示,尽管每年新命名的物种约有1.8万种,但同时有最少2万种物种绝种,如果不及时发现,它们可能永远消失。
而今次评选出为十大新物种包括:
1. 学名:Ancoracysta twista(原产地:不详)
发现于美国圣地牙哥水族馆的单细胞原生生物,令科学家们十分为难,因为它貌似「自成一派」的早期真核生物,用鞭毛来运动,用像叉子一样细胞器「刺住」其他原生生物供自己享用。而这种生物拥有丰富的线粒体基因组,为人们了解早期真核生物的进化提供了证据。
2. 学名:Dinizia jueirana-facao(原产地:巴西)
发现于巴西大西洋沿岸森林中的古树,高达40米,重62吨,属亚马逊树种。它们树冠虽大,数量却不多,估计全世界仅剩下25棵;且仅有约半数位于保护区内,生存状态可谓岌岌可危。这种树结出的果实较大,长度可达到半米长。
3. 学名:Epimeria quasimodo(原产地:南冰洋)
这种虾听起来有点耳熟,它取名于法国作家雨果(Victor Hugo)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钟楼驼侠」加西莫多。这种50毫米长的虾也是「驼背」,遍布南冰洋,颜色亮丽,其冠顶装饰甚至让人联想到神话中的「龙」。
4. 学名:Nymphister kronaueri(原产地:哥斯达黎加)
身长只有1.5毫米的小甲虫,日常利用工蚁「顺风车」行走,它们通常花两至三星期时间出动,捕获数千猎物后,再在该位置休息两至三周。其大小、形状和颜色与工蚁的肚子一模一样,它们用嘴吸住工蚁的肚子,乍一看还会以为工蚁长了两个肚子。跟其他居住在蚁巢中的动物一样,这些甲虫还须使用化学信号或其他适应方法避免自己成为猎物,但这种甲虫究竟是如何做到的科学家们还不清楚。
5. 学名:Pongo tapanuliensis(原产地:印尼苏门答腊)
过去,人们发现了6种猩猩科类人猿(不包括人类),其中东部大猩猩、西部大猩猩、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都比猩猩同人类的关系更近。2001年,苏门答腊猩猩和婆罗洲猩猩被确定为两个物种。至去年,有国际团队得出最新结论,指苏门答腊猩猩生活区域以南地区的「Pongo tapanuliensis」属一个新物种。
基因证据显示,苏曼达拉猩猩与婆罗洲猩猩在67.4万年前分离,而这种南部的物种在338万年前早已分离。如今这种猩猩成了最濒危的类人猿,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仅存活了800只。

(左上起)Pongo tapanuliensis、Pseudoliparis swirei、
(左下起)Dinizia jueirana-facao、Epimeria quasimodo
(左上起)Pongo tapanuliensis、Pseudoliparis swirei、 (左下起)Dinizia jueirana-facao、Epimeria quasimodo
Ancoracysta twista
Ancoracysta twista

6. 学名:Pseudoliparis swirei(原产地:西太平洋)
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漆黑深渊,是世界上海洋中最深处地方,该处住了一种一种类似蝌蚪的小鱼。它们生活在7000米至8000米深的海底,体长112毫米。而在7000多米的水下生活,这种鱼实际上要承受700多个大气压力,相当于在如同手指甲大小的面积上,承受著700公斤的压力。
7. 学名:Sciaphila sugimotoi(原产地:日本石垣)
大多数植物都会进行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吸取能量「供养自己」,但也有少数植物是「异养的」。日本发现的植物「Sciaphila sugimotoi」正是如此,它靠从真菌种汲取营养为生,并在每年9至10月时开出漂亮的小花朵。但它此举亦不会伤害其它真菌。
8. 学名:Thiolava veneris(原产地:加那利群岛)
2011年,当一座海底火山在加那利群岛附近的海底隆起时,水温增加,氧气减少,大量二氧化碳和硫化氢释放而出,海底生态系统遭到破坏。3年后,科学家在水下发现了新的「殖民者」,那就是一种出现在水下130米火山口的变形菌,这些广泛分布的菌体宛如约2000平方米的白色脚垫一般,而科学家们则将这种纤维状的细菌称为「维纳斯的头发」。
9. 学名:Wakaleo schouteni(原产地:澳洲)
2300万年前的渐新世晚期到中新世,一种有袋的狮子在澳洲西北部昆士兰州的森林中出现,并捕食猎物。新南威尔士大学科学家们根据化石证据发现了这种新狮子。据了解,这种大约23公斤的狮子身形「苗条」,而且可爬树,是一种杂食动物。
10. 学名:Xuedytes bellus(原产地:中国)
科学家在广西喀斯特溶洞中发现,生活在漆黑洞穴的甲虫,其名称源自汉字「穴」的拼音,以表达这一物种的穴居习性。它们有细长如蜘蛛状的肢体以及翅膀。

Nymphister kronaueri
Nymphister kronaueri
Nymphister kronaueri
Nymphister kronaueri
Epimeria quasimodo
Epimeria quasimodo
Pseudoliparis swirei
Pseudoliparis swirei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