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辩论】指货柜码头建屋不协调 凌嘉勤:填海是必然选项

2018-04-28 16:14

规划署前署长凌嘉勤在电台节目中谈及近日「土地大辩论」的选项,他表示自己一直支持维港以外填海,是解决香港土地问题的必然选项,而近日粉岭高尔夫球场问题,他提醒有族人拜祭的古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本土文化现象。
凌嘉勤表示粉岭高尔夫球场170公顷土地,保育了大量生长良好的老树,也有近百个古坟,有些历史可远溯到明末清初,至今天仍有族人每年拜祭,需要客观硏究它的历史、文化、文物的价值和意义。至于另一讨论炽热的「货柜码头建屋」,他指出尊重建筑专家指技术上可行,但自己认为「硬要把并不协调的住宅用途和货柜码头用途叠放在同一地块上,在规划上并不可取」,而且引致冗长的技术硏究,对现在的土地供应问题帮助不大。
他指出,棕地存在土地运用极不协调问题,即使新界约有1300公顷棕地,但多数没有合乎标准的道路接驳,欠缺紧急车辆通道,更遑论排洪和排污设施,现时规划署已完成详细规划工作的古洞北、粉岭北、洪水桥和元朗南四个新发展区中,包括了约340公顷棕地。他坦言,改造棕地当然是极为困难的选项,但如果香港社会选择不作为,不下决心克服改造棕地的种种困难,可以预言,50年后仍要为面对棕地带来的环境影响而懊悔。
他表示自己一直支持维港以外填海,并指荃湾、葵涌、青衣、屯门、沙田、马鞍山、大埔、将军澳、东涌等新市镇内,很大比例的发展用地都是填海得来,而透过填海已取得约70平方公里发展用地,容纳了近3成的居住人口和近7成的商业活动,「没有填海,便没有我们的新市镇」。他又指出,由2007年至2016年间,香港把约1亿公吨公众填料运往台山,为他们填出了约660公顷新土地,这差不多是启德发展区的两倍,如果将这些无偿送到台山的公众填料,用在香港的填海工程,也许已能舒缓香港严峻的土地短缺问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