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4000】夫妇联名物业分开申请?申请资格问题一帖睇晒

2018-04-21 21:37

关爱共享计画料明年2月开始接受申请,申请时间为3个月,最高惠及300万人,估计明年4月将有首批市民收到4000元。有关申请资格详情及常见问题已上载至职津处网页,但有指答案未能清晰解答问题,如「通常居住在香港」定义一题,仅列出包括暂时离开香港(例如出差、留学、求医)而在合理预期情况下返港等例子,又指不以居住时间长短界定,令人感到疑惑。

另外,不少市民关注的联名物业情况,网站亦有列为常见问题,并指联名持有物业人士都须分别提出申请,如符合计画资格,在扣减已获得的差饷宽减及薪俸税退税后,可获发放最高4000元款额。而计画不包括已移居海外人士、内地养老长者,以及来港工作或求学等的香港非永久性居民。

常见问题:
问:「通常居住在香港」的定义是甚么?
答:申请人需持有香港身分证,并通常居住在香港。通常居住在香港的人士包括暂时离开香港(例如出差、留学、求医)而在合理预期情况下会返回的人士,不包括移居海外的人士。「通常居住在香港」并不以居住时间长短界定。

问:持有香港身分证的非永久性居民,例如新来港人士和非本地学生,以及透过工作假期计划来港工作人士,是否符合通常在香港居住的要求?
答:「通常居住在香港」的人士包括新来港人士。如他们符合计划的其他资格,可提出申请。至于来港工作、求学、接受培训的香港非永久性居民及其受养人,以及以访客身份来港的人士,包括透过工作假期计划来港工作人士,均不符合申请资格。

问:来港就读大学后申请留港发展的人士是否符合资格申请?
答:有关人士如果于2018年12月31日符合计划的其他资格,可提出申请。

问:当夫妇的收入以合并评税方式计算薪俸税时,如何计算在本计划下薪俸税退税的差额?
答:本计划以个人名义申请,因此夫妇必须分别提出申请。如夫妇的收入以合并评税方式计算薪俸税,应只有其中一方须缴交薪俸税,并享有薪俸税退税。因此,无须缴交薪俸税的一方若符合计划的其他资格,可提出申请。另一方的退税如少于4,000元,并符合计划的其他资格,亦可提出申请,获发放的最高款额为4,000元扣除退税后的馀额。实际获发放款额则视乎每个个案是否须要再扣除差饷宽减。

问:物业由二人联名共同拥有,只由其中一人负责缴交差饷,差饷宽减的差额如何计算?
答:本计划以个人名义申请,因此,联名共同拥有物业的人士(例如夫妇)必须分别提出申请。如符合计划的资格,他们各自可获发放的最高款额为4,000元,但须扣减他们各自申报已获得的差饷宽减(一般按比例摊分)及薪俸税退税(如有的话)。

问:夫妇其中一人领取长者生活津贴、高龄津贴或伤残津贴,另外一人是否符合资格申领4,000元?
答:受惠于2018-19年度《财政预算案》就社会保障(包括长者生活津贴、高龄津贴及伤残津贴)发放额外两个月款项的人士,不符合申请本计划的资格。没有受惠于社会保障额外两个月款项的人士,如符合本计划的资格,可提出申请。

问:到内地养老的长者是否符合资格?受惠于广东计划或福建计划的人士是否符合资格?
答:有关人士并非通常居住在香港,不符合申请资格。受惠于广东计划或福建计划的长者,将另获补足4,000元的差额,故此本计划并不涵盖这些人士。

问:申请人如无须缴交2017/18课税年度的薪俸税,或须缴交2017/18课税年度的薪俸税并享有退税,是否需要提供证明文件?
答:有关申请人须在申请表上表明同意授权职津处代他们向税务局要求提供其缴交2017/18课税年度薪俸税的资料(如有的话)。职津处会按税务局所提供的资料决定有关申请人在计划下可获发放的款项。按既定程序,职津处会就此项资料核对程序向私隐专员取得同意。

问:领取书簿津贴的学生是否符合资格申领4,000元?
答:年满18岁的学生,若符合本计划的其他资,在学校书簿津贴计划下领取书簿津贴,并不影响申请资格。

问:若自己开设有限公司,该公司已受惠于利得税退税,或无须缴交利得税,是否符合申请资格?
答:有关人士若无须缴交2017/18课税年度薪俸税,以及符合计划的其他资格,可提出申请。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