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营合作发展土地 林健锋倡设评核机制规定建公屋医院

2018-04-16 07:09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本月底展开「土地大辩论」,发展商的农地储备纳为短中期选项,政府早前提出以公私营合作模式发展,最大挑战是如何克服被指「官商勾结」。行政会议成员、经民联副主席林健锋接受《星岛日报》专访时抛出点子,建议政府成立特别专责部门处理农地,设立评核机制,按市场原则估算改划农地所需的补地价,并规定要同时兴建公营房屋,学校和医院等,相信可释除公众疑虑。
特首林郑月娥上任后成立土地供应专责小组,研究各种可能增加土地供应的方法,但她上星期三出席立法会质询时亦坦承,上任9个月未能回应市民期望。林健锋指,林太对土地供应议题「非常上心和有魄力」,希望以新思维和创意解决问题,但认为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未能完全配合,未做到「寸土必争」,亦欠缺新思维,部分委员只针对粉岭高尔夫球场起屋的单一议题,有「偏听」现象。
强调觅地须多管齐下
他以闲置农地为例,指私人发展商手上的新界农地多达1000公顷,「晒咗好耐太阳」,认为是解决房屋问题的重要选项,「有人批评,只要发展农地就等同利益输送,官商勾结,但块地属于边个,未同边个倾,一定可以寻找到答案。」他指政府成立专责部门处理农地,问题非不能解决,发展商按程序补地价后,政府亦可提出条件,要求同时兴建公屋及社区设施如学校、医院或公园等,「Think out of the box(跳出框框)!政府要谂咩系对香港最好,对香港人最有利」。
倡放宽市区商住地积比
林健锋又说,不少棕地现时用作工业用途,如露天贮物、工场和回收场等,举例单是洪水桥和元朗南的棕地,已可提供近630公顷土地,兴建8.6万个住宅单位,足以容纳20人口,「点解唔快啲去做?」他强调觅地需要多管齐下,发展农地和棕地时,亦要把交通及规划等其他配套尽快做好。
他亦提出放宽市区住宅及商业用地的地积比,九龙塘及启德都是可考虑区域之一,指翻查城规会资料,以豪宅别墅为主的九龙塘,高度限制大多定于3至4层,认为政府应检讨政策,容许发展商或业主同意后补地价,改建为更高层数,「好现实,你畀佢起20层,好多人拆咗佢起20层」。而启德机场搬迁20年,没有飞机上落后,政府可作研究或谘询,探讨提高启德新发展区的地积比率。
林健锋认为,中短期发展农地和棕地,长远则要在维港以外填海,因填海具成本效益,一来造地面积大,省却更改用途的繁复程序,易于规划;二来亦不涉及收地迁拆赔偿等复杂问题。他指外界误以为填海要20年,但机场三跑填海实需4年时间及后4年是建筑工程,「8年搞掂晒,睇你认唔认真做,乜都畀自己理由,唔将事情了解清楚,就乜嘢都做唔到。」觅地小组曾提出可填海建屋的小蚝湾、欣澳、屯门龙鼓滩、青衣西南、马料水及中部人工岛,他认为都是理想选址,可加快进行。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