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鲠塞急救】小童异物鲠喉 红十字会教用拍背法及推腹法
2018-03-05 12:53
两岁女童昨晚在家进食提子期间鲠喉致死,引起家长对幼童进食安全关注。据香港红十字会早前在facebook教路,当有异物阻塞气道时,伤病者会出现皮肤发绀、惊慌,不能咳嗽、说话等徵状,由于气道受阻致空气无法进入肺部,影响正常呼吸,严重者可引致死亡。该会更分享了婴儿、幼童及成人的鲠塞处理方法,一旦发生鲠喉事件可及时施救,避免悲剧再发生。
香港红十字会早前在其facebook专页发帖指,鲠塞原因包括婴儿和小孩误吞异物,如波子、豆、糖果等;吞咽过量或体积过大食物;进食时谈话,大笑,亦会导致食物阻塞气道等。伤病者鲠塞时,皮肤会呈紫蓝色、惊慌、吸气时发出尖锐声音或粗糙的呼吸声、不能咳嗽、说话、大叫或呼吸,如果不清除阻塞物,更会失去知觉,不省人事。
红十字会又上载了鲠喉处理方法的示范片段,对婴儿、儿童、成人伤病者都主要施拍背法及压胸法,但做法上有稍有分别。
※儿童鲠塞处理
拍背法:先了解儿童能否咳嗽或说话,如果能够应鼓励咳嗽,尝试将阻塞物咳出来;如果不能咳出,则要施行拍背法。急救员可单膝跪在儿童背后施行,用一只手支撑胸部,令伤病者身体向前倾,用另一手掌的掌根在伤病者背部,两肩胛骨之间大力拍打5次,约一秒一次,检查每次拍背后是否可以解除气道阻塞物,不一定做足5次。
推腹法:若5次拍背法不能够迫出鲠塞物,可改用5次推腹法,在儿童背后,用双手环抱他的腰部,令他上身向前倾,握紧拳头,放在肚脐和剑突之间,用另一只手抓著拳头,用力向内和向上推压,约一秒一次,重覆5次,但每次推压动作要明显分开,不一定要做足5次。
如果阻塞物未能咳出,便要重覆拍背法和推腹法,直至阻塞物能够除去。当重覆施行这些急救方法仍未能将阻塞物迫出,就要尽快求医或者报警求助。
※婴儿鲠塞处理
拍背法:急救员要先将婴儿身躯俯伏于前臂,将前臂斜放于同侧大腿上,保持婴儿头部向下和低于身躯,利用地心吸力帮助异物流出。急救员可以坐或跪姿势,使婴儿安全地躺在腿上,用一手支撑婴儿下颌和头,并用大拇指保持下颌角度,但不要挤压下颌的软组织,用另一手掌的掌根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用力拍打5次,每次约一秒,检查每次拍背后是否可以解除阻塞物,不一定做足5次。
施行5次拍背法后,将婴儿转仰卧姿势,急救员要保持原来支撑婴儿下价和身躯的手的位置,用另一只手来支撑婴儿的背部和头的后脑部分,然后将婴儿安全地夹于两手之间,小心将婴儿转为仰卧姿势和安稳地放置在急救员另一只大腿上。检查口腔,如发现阻塞物,可以小心将它拿走。
压胸法:如5次拍背后仍未能迫出鲠塞物,便要进行5次压胸法。将两只手指垂直放于婴儿两乳头之间的假想线下,然后按压胸部,深度约是三分一的胸部厚度,按压方法与心肺复苏法的胸部按压相似,但力度较强,速度较慢,约一秒一次,重覆5次,检查口腔,若发现阻塞物在唇边,小心地用手指取出。若未能清除,则继续交替进行5次,直至可清除阻塞物,当重覆多次施行这些方法,仍未能迫出阻塞物,则要尽快报警求助,送院求医。
急救期间亦要密切观察伤病者,如果转为人事不省或者停止呼吸,就要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法进行急救,并尽快将他送院救治。如果伤病者为成人,做法和儿童伤病者相同,而急救员应站于伤病者旁边较后位置。但若伤病者体型肥胖或是孕妇,施行压胸法时,急救员双手应放在伤病者的胸部中央位置,然后做向内压动作,紧记不要压迫于剑突位置。
另外,医疗组织「BEST First Aid in Hong Kong」亦在其fb专页上载图片,指导家长正确切提子的方式。据图所示,应将提子纵向切开,而不应横切提子,最好是在中间直切成一半或分成4份,让幼童容易进食,以防食物体积过大令儿童出现鲠喉。
影片来源:香港红十字会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