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异不顾孩子 云南女生追讨7万「利是钱」

2018-02-21 15:20

山东济南市中级法院官方微博发表张文,揭露云南一名女大学生因父母离婚后不愿支付学费而控告两人,追讨58000人民币 (约71482万港元) 「利是钱」交学费,除了引起对父母不负责任的骂声,也激起父母是否有权使用孩子「利是钱」的热烈讨论。
案情指,小娟 (化名) 父母感情不和在2010年11月协议离婚,小娟由母亲抚养。离婚后双方又因小娟抚养及婚后财产分配等问题多次对簿公堂,双方矛盾和隔阂不断加深。
小娟2016年7月考上了昆明一间大学,但父母双方都不愿主动承担小娟读大学的费用,小娟为学费和生活费十分苦恼,无奈下,小娟的奶奶出面想办法凑够了第一年的学费,小娟才能顺利踏进大学校园。小娟其后在奶奶的支持下,以要求父母归还「利是钱」交大学学费为由,向安宁市法院提出诉讼。
安宁市法院受理案件后,法官了解到小娟父母将双方多年来隔阂转移为不愿意支付孩子的学费,导致小娟不得已以要求归还「利是钱」,让父母为她支付学费和生活费,认为「一判了之」并不能尽快解决小娟的燃眉之急,也无助修复已经破裂的父女及母女亲情,确定「释法析理,尽力调解、疏导」的办案策略。经调解,小娟父母最终同意每月定期向小娟支付大学期间的学费及生活费共1500元,直至小娟大学毕业为止。
有人怒斥小娟的父母:「父母不像父母!孩子被逼状告父母!都是面子和钱作怪!」但网民对于「利是钱」的运用却吵翻天。有网民认为,「利是钱」本质上是礼尚往来的「产物」,小孩子收了,可是父母要付出,理应属于父母。然而,不少人认为给了孩子就是孩子的,父母只能代为保管。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