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书成书展赢家 书商叹实体书「功能化」

2017-07-25 17:08

书展今晚7时闭幕,部份书商作最后冲刺减价促销。今年不少书商,如CUP、榆林,次文化堂等均表示生意额比上年少。而一些售卖旅游书的书商,生意额获得增长。 CUP出版社负责人陶培康感叹,现时实体书渐趋「功能化」,一些旅游书和由产品带起的书籍,反而比文化书籍更受欢迎,大家是时候反思,实体书作为文化载体的重要性。他表示今年销售额,估计比上年少3到4成。 次文化堂负责人彭志铭指参加书展28年,今年生意最差,最少下跌3成。他指贸发局声称过百万人次入场,平均消费900元,但实际上不少消费都是在补充练习及教材等,非一般书店出售的书藉,讽刺不如改称「教科书展」,坦言对推动本地文化发展无帮助。 不过,经纬文化出版社负责人黄庆雄则指,今年的销售额比上年多出2成, 认为主要受惠于今年大会主题为旅游,以及近年香港人对旅游的兴趣增加。 而就算书展接近尾声,他们亦没有选择大幅减价促销,黄庆雄解释道,销售额早几日已经达标,故无特别需要促销。 黄庆雄又补充,大会的安排有进步空间,例如应为该年的主题设立专区,令市民可更集中选购该类书籍。而他们今年卖剩的书籍,会回收到其他地方售卖。

另外,一批中小型参展商就表示希望贸发局为新作家及出版社提供更多支援,同时检讨租金制度。他们的代表黎文卓指,近年有不少新作家自行出资印书,再找摊档寄卖,反映新人及新出版社要打入书展有一定困难。他表示希望贸发局可增加对新作家的宣传,如在小册子上多加介绍,设立专区让他们进行推广等。他又指中小型参展商往往未能在较近入口或中央位置设摊位,不过无论中心位置或边缘位置,租金相同,坦言「弥敦道及天水围」租金相同是不公平。不过他亦指如因应打风加时,做法值得赞许,强调希望与贸发局一起改善环境。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