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蚊产卵指数飙升至14.2% 15地区超警戒水平

2017-06-29 20:15

食环署公布,5月份全港白纹伊蚊诱蚊产卵器指数为14.2%,较4月份的1.8%飙升6.9倍,显示白纹伊蚊在社区滋生的情况略为普遍。而5月份所录得的雨量比正常高出31%,降雨日数比4月份多出25%。食环署提醒市民,夏季炎热多雨有利蚊子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市民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蚊患。 在52个监察地区中,15个地区的指数达到或高于20%的警戒水平,分别是将军澳北(55.9%)、九龙湾(50%)、马湾(33.3%)、青衣北(30.9%)、天后(28.6%)、将军澳南(27.4%)、观塘中(26.2%)、牛池湾(25.5%)、西贡市(24%)、深水湾及浅水湾(23.6%)、东涌(22.9%)、蓝田(22.2%)、薄扶林(21.4%)、粉岭(20%)及尖沙嘴东(20%)。 至于各主要口岸的每月白纹伊蚊诱蚊产卵器指数,亦由4月份的0.5%上升至5月份的2.5%。 发言人说,食环署十分关注蚊患情况,并已在上述地区启动跨部门灭蚊应变机制,与各相关部门及持份者协调防蚊及灭蚊工作。另外,署方已于上月成立四组防治虫鼠视察小组,加强巡查建筑地盘及针对蚊子滋生地采取执法行动。 截至本月16日,食环署今年根据《公众衞生及市政条例》(第132章)就有关处所内发现蚊子滋生共提出43宗检控,包括39宗涉及建筑地盘的个案,4宗则涉及其他处所。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