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票过期美容集团无本生利 推算消费者年掉20亿落咸水海

2017-04-04 14:24

民主党翻查7家上市美容集团的财务报表或招股书,发现至少一半公司包括修身堂、香港医思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及必瘦站等,于到期套票赚取的收入,占美容相关服务收入比例约三成,倚靠套票过期来「无本生利」。 民主党消费权益政策副发言人袁海文认为,套票过期未用的情况非常严重,保守推算美容业界到期合约或套票过期比率达三成,若以现时本港皮肤护理服务收益总额约70亿港元计算,即代表每年损失20亿元,「20亿白白跌落咸水海」。 袁海文表示,不相信消费者会心甘情愿放弃疗程,套票过期未用的原因众多,例如进行疗程时被不断推销,甚至涉及不良销售,让消费者感烦厌,最后宁愿放弃馀下疗程去避开推销;商户不设冷静期或退回未使用套票,消费者无法取回金钱。 23岁、从事制衣业的黄小姐15年5月在尖沙嘴一所美容院,与母亲陈女士在职员长达两小时的推销下,各购买价值2万1千元、42次脸部美容疗程,须在1年内进行所有疗程。1年后,即使两人未完成所有疗程,但为了延续之前签下的合约,在职员游说下,又各以1万5千元购买50次疗程,同样须在1年内完成。 黄小姐说,「好似钱滚钱的感觉」,「(疗程)累积下来,做成世都做不完。」她又指,服务初期,每隔两周往美容院接受一次疗程,但后来预约服务时,美容院以人手、满额等理由拖延,后来黄更发现合约条款指明须每隔3至4周接受疗程一次,以达最佳美容效果,「就算1星期做1次,1年都是做到50次。」 其母陈女士指出,曾在美容院以手机拍摄服务收据时,被职员恐吓「带埋张纸入棺材」,及「小心出街被车撞」。 现时2人仍各有70、80次疗程未完成,但套票下周底到期,她们去年11月曾向消委会求助,但美容院拒绝退款,现考虑入禀小额钱债审裁处追讨。 民主党自去年5月成立美容苦主投诉热线,至今接获超过190宗投诉,其中112宗为美容服务合约争议,涉及不良销售、服务后受伤、不满销售手法、整容失败等。有关大型上市美容集团的投诉「起标」1万至2万计,当中有个案涉及未完成疗程达47万。 袁海文促请政府全面规管美容业及预缴式消费合约,包括设立最少7日冷静期、要求商户强制披露金额过万的预缴式消费资料,如过期金额、所占收入比例。他又提醒消费者便宜莫贪,面对大额预缴式消费须考虑清楚。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