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华推动23条 可挽回京信任?

2017-02-07 06:49

特首参选人曾俊华昨天公布内容长达75页的政纲,内容可谓相当进取,与过往「无为而治」的曾俊华可谓大相径庭,亦足见选举的压力可真能改变政治人物。《星岛日报》专栏大棋盘指出,曾俊华提出23条立法,可能是出于为了挽回中央信任。 曾俊华在宣布参选当日,以休养生息作为卖点,亦对重推政改表示保留,认为会令社会更增内耗。可是,经过数个星期的讨论,他在政纲中提出同步推出23条及重启政改,并且不再强调以八三一决定为基础。后者明显是为了回应泛民的要求,前者则是向中央「交货」。曾俊华提出23条立法,可谓兵行险着,网上已有不少人对他此举表示失望,甚至表明「回水」,但作为一位建制派参选人,不推23条立法便无法获得中央接纳,这是曾俊华不得不为之。 可是,曾俊华此举是否就能改变中央心意呢?就在他发表政纲之日,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在深圳见部分香港政商界人士,指出林郑月娥是中央唯一支持的特首人选,并且是政治局的决定。 据闻张德江此举,就是因为香港一直有传言,指北京有两个中央,林郑只是港澳系统属意的人选,并非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人选。张德江南下,就是为了辟谣。此举不免增加林郑的「钦点」形象,对林郑的民望有负面影响,但对北京而言,民望已不是关键问题,而是要消除商界内的观望情绪。因此,曾俊华在23条问题上表忠心,似乎对挽回北京信任作用不大。建制中人甚至批评他在八三一问题上立场并不清晰。 至于整个民主派都极关心的政改与23条问题,用白纸草案谘询及先易后难的方案立23条,是大律师公会在2002年提出的建议。但时任大律师公会主席的公民党主席梁家杰昨日指,当年提出方案与今天社会气氛已大不同,曾俊华自己也称现在社会撕裂,质疑如何能达成共识?何况23条立法是一定程度为执法机关扩权,当时警方形象与现在也不能同日而语,即使现在重提方案,他也难再接受。但他指,公民党已约见曾俊华,到时仍会了解为何曾俊华有这项建议。 有温和民主派相信,曾俊华此着是仍未死心,希望赢出特首选举,「民主派只可以帮佢入闸,但真正定输赢就一定系睇建制」,所以才提出能拉拢建制派的内容。但曾此举亦肯定令民主派较难提名予他。 不过,多名民主派人士都指,曾俊华用了4日就众筹了400多万元,他们也不能忽视这群社会声音。若曾俊华民望之后仍维持高水位,大多选委仍可做策略派,继续支持有竞争的选举。但若曾俊华因23条及政改而民望回跌,300多个民主派选委中,可能只有两、三成有松动位提名他。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