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客交管理费及差饷惹热议 业主被指避税 学者:属灰色地带 协议不清恐闹上法庭

2025-02-20 06:00

租客交管理费及差饷惹热议 业主被指避税 学者:属灰色地带 协议不清恐闹上法庭
租客交管理费及差饷惹热议 业主被指避税 学者:属灰色地带 协议不清恐闹上法庭

近年香港楼价低迷,但租务市场持续向好,但近日有一名YouTuber发文指,寻找租盘时发现有单位较市价低水近4,000元,了解后才发现该租金并不包括管理费、差饷及地租,若将所有费用加起来,则价钱与市价无异。《星岛头条》就有关做法向经济学者查询,获回覆指现时有不少业主会与租客作出相关协议,收少一些租金以降低课税成本,但提醒这种行为属于灰色地带,建议双方协议清楚,「若能双赢为最好」。

租客轰标价堪比语言艺术

灵探YouTuber「AP」在Threads发文写上「租客原来要交晒全部嘢」,并附上一张对话截图,显示其曾经查询租盘时获回覆「呢个价钱未包管理费、差饷及地租,全包你预14,000」。他对此不解,并表示「租客都要畀呢啲?」

灵探YouTuber「AP」在Threads发文写上「租客原来要交晒全部嘢」。
灵探YouTuber「AP」在Threads发文写上「租客原来要交晒全部嘢」。

翻查资料显示,该租盘为元朗半新楼,属代理盘,中层520尺,月租仅10,800元,远低于市价近4,000元。该YouTuber批评,这种标价堪比语言艺术,「咁你不如一开始就话14,000元,纯粹想用平啲价钱吸引人」,更大吐苦水,以为通常租用商业单位才需要缴纳这些费用,但现在「连普通人租私楼也要交这些费用,世界末日」。

网民:业主应该斤斤计较

该篇帖文随后引发网民激烈讨论,有网民不认同业主做法,认为有骗人的嫌疑,「只有业主才需要交管理费、差饷及地租,并且年底还要交税」。亦有网民指出,业主标低租价的原因,是因若租约写低价钱,他在交税时可以少交一些。更有网民提醒事主,就算见到价钱很平也不要租,认为「业主应该几麻烦,斤斤计较,到时退租有排搞,逐样同你计」。

有网民不认同业主做法,认为有骗人的嫌疑。
有网民不认同业主做法,认为有骗人的嫌疑。

不包管理费等属避税策略

经济学者李兆波表示,根据法律规定,收租的业主需要缴纳物业税,而物业税的税率是全年净租金收入的15%,地租、管理费、装修或翻新开支及公用事业服务费用,都是税项不能扣除的项目。因此业主在申报物业税时,若收取的租金中包含地租与管理费,则要缴纳更多物业税。

他表示,不少业主选择在租金中不包含管理费、差饷及地租,让租客自行缴纳,这样一来在报税方面则可降低金额。他又指,这是业主常见的避税策略,对于业主而言有「着数」,不过属于灰色地带。

学者:双方宜拟定双赢协议

李兆波又建议,若业主希望顺利降低纳税成本,最好与租客双方沟通协议清楚,以达双赢目的,因为如果租客需要以租金扣税,「低租金」反而不利,即只有业主有着数,很容易令租客「反枱」,甚至以后不帮业主缴纳管理费、差饷及地租,甚至最后闹上法庭。他表示,若合同中收取的租金价格,既能满足业主少缴纳物业税,亦能达到租客可扣除的租金限额,则为最公平又双赢。

此外,他提醒租赁双方拟定的租金价格不能偏离市价过多,不然会引起税务局注意,若漏报物业出租收入,税局亦会追回漏报的税项,更会罚款,以及可能因触犯蓄意意图逃税控罪而被判入狱。

同时,如果业主希望的话,可以在租约明确规定谁应负责支付差饷、地租、管理费或其他费。不过,即使租约规定由租客支付地租或差饷,业主作为物业登记拥有人仍需对政府负上主要责任。

李兆波建议,若业主希望顺利降低纳税成本,最好与租客双方沟通协议清楚。
李兆波建议,若业主希望顺利降低纳税成本,最好与租客双方沟通协议清楚。
不少业主选择在租金中不包含管理费、差饷及地租,让租客自行缴纳,这样一来在报税方面则可降低金额。
不少业主选择在租金中不包含管理费、差饷及地租,让租客自行缴纳,这样一来在报税方面则可降低金额。
若漏报物业出租收入,税局亦会追回漏报的税项,更会罚款,以及可能因触犯蓄意意图逃税控罪而被判入狱。
若漏报物业出租收入,税局亦会追回漏报的税项,更会罚款,以及可能因触犯蓄意意图逃税控罪而被判入狱。
为减轻私楼租客负担,政府自2022/23年税季开始,新增「住宅租金扣除」项目。
为减轻私楼租客负担,政府自2022/23年税季开始,新增「住宅租金扣除」项目。
只有业主同意缴付及已支付差饷才可获扣减,已获宽免的差饷金额则不可再向税务局申请扣税,其中缴付地租部份亦不可申请在计算物业税时扣减。
只有业主同意缴付及已支付差饷才可获扣减,已获宽免的差饷金额则不可再向税务局申请扣税,其中缴付地租部份亦不可申请在计算物业税时扣减。

税局接纳业主三大扣税项目

事实上,在申报物业税时,税务局一般只会接纳以下3个主要扣税项目。 其一,是差饷。只有业主同意缴付及已支付差饷才可获扣减,已获宽免的差饷金额则不可再向税务局申请扣税,其中缴付地租部份亦不可申请在计算物业税时扣减。

其二,不能追回的租金。部份租客可能基于某些原因,未能按时缴付租金给业主,甚至拖欠数月,但这些未能准时收取的租金,在性质上只属于欠租,并非「不能追回的租金」,因此业主不能将欠租在申报物业税中扣除。

其三,修葺及支出标准免税额。修葺支出因各个物业楼龄而异,但税务局为了简化计算手续,会自动在业主的净出租收入中划一扣减20%,作为修葺和支出的标准免税额,业主毋须提供相关实际支出证明,即使实际修葺支出较多,亦不可作额外扣税。

租客可享「住宅租金扣除」

另一方面,为减轻私楼租客负担,政府自2022/23年税季开始,新增「住宅租金扣除」项目,即纳税人以租客身分租赁合资格住宅处所,纳税人与同住配偶都可获扣除租金限额,每年上限10万元,即本身租住的单位平均月租8,333元,基本上已可用尽扣税额。而以最高税率17%计算,每个财年最多可以少交1.7万元薪俸税,即每月约1,400元。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本網站正使用 Cookie

我們使用 Cookie 改善網站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 政策。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