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杂志|接50宗大湾区标准合同备案 吁参考内地分级分类 跨境数据流通更广更易 数据安全立法须细致到位
2024-12-26 13:30
《大湾区四流五通系列》之数据流动篇
香港与大湾区数据互联互通,为港带来便利。政府去年签署《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香港)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标准合同》,简化大湾区9个内地城市与本港跨境数据流通的程序。有关措施在金融、医疗界等已有成功案例,上月更扩展至所有行业,教育、文化艺术、新质生产力等界别亦有望受惠。有数据专家指,本港需注意保护「数据产权」及数据分级分类等问题,建议参考内地严谨的法规,建立法律框架,加快订立数据安全法。数码经济正成为香港发展的新主体,有律师建议当局推动身份互认,全方位促进高质量的跨境发展,助力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与大湾区数据互联互通,为本港带来多方面的便利与效益。去年,本港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签署《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的合作备忘录》,其后再签订《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香港)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标准合同》,简化涉及9个内地城市与本港之间就内地个人信息跨境流动的合规安排,免除跨境转移个人信息的数量限制,以及简化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等。(见表一)
教育文化艺术等更多界别受惠
该措施在银行、信贷资料及医疗业界先行先试,成功例子如大湾区医疗集团,通过备案审批实现资料双向跨境,病人可授权两地医生直接查阅其过去的电子病历和CT(电脑断层扫描)影像等,避免病人重复检查;金融壹账通早前公布与香港的银行完成备案,为内地居民在港开户的在线采集和身份认证提供数据支撑,优化用户体验同时降低诈骗风险。
上月1日起,有关措施扩展至所有行业,数字政策办公室指,收到不同行业的查询,包括保险、法律、科技、教育、餐饮等。该办公室指,措施由去年12月推出至今,共收到并处理约50份备案,大部分(约75%)为大湾区个人信息南下到香港的安排。
另一方面,金管局与深圳多部门合作的「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已于今年中上线试行,运用区块链技术和数据代码进行文件验证,不涉及数据原文件的跨境传输和储存,首阶段涵盖信贷报告及企业客户开户资料文件的验证,参与平台包括东亚银行、富融银行等。当局今年亦与中国人民银行签订《关于跨境徵信互通业务试点的谅解备忘录》,以试点形式,支援跨境徵信数据互通,南向北上均有成功案例,据知中银香港和滙丰已完成南向通试点。
随本港数据加强与大湾区互通,专家预期,金融、保险、教育及推动新质生产力等多方面有望受惠。立法会议员、注册律师陈曼琪指,跨境数据互通及流动,有助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提升香港的国际竞争力,巩固香港作为「超级联络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相信随技术不断进步和政策不断完善,未来将有更多行业受益。」
院校查核个资 杜绝假学历瞒骗
民主思路联席召集人(研究)潘学智提出,近年大湾区的大专院校屡有「假学历风波」,数据互联互通,申请人或可授权心仪学校获取及查核其个人资料、公开试成绩及过往学历,杜绝瞒骗行为。他又指,港府锐意推动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跨境数据共享便可采集无人机操作员、驾驶员等业内人士的行为表现及数据,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智慧城市联盟可信网路协议委员会主席陈婉华也指,大湾区有丰富的文艺资源,联通国画、书法、数字藏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数据,有助企业家更准确判断市场走势,作出针对性部署。
然而,要跨境数据互通,尚有不少需要注意及完善之处。的近律师行知识产权部合夥人施浩铃律师指,开拓和保护「数据产权」尤其重要,该概念在香港较新,但在内地和其他地区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科技和民生发展的重要一环,以「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为主干。她举例,内地已多个城市实行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制度,助明确数据来源,促进和规范数据和其衍生产品的许可授权、加工等经济活动。
数据产权的推行也涉及对资料进行分级分类,使部分敏感度较低的数据更容易在市场上流通。施浩铃说,现时香港与数据相关的法例分散于《个人资料(私隐)条例》、《版权条例》等(见表二),并未有专项法例规范数据管理。她认为,香港可参考其他法区的先例,建立配合自身经济发展需要的数据保护规则,以推动数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倡身份互认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华人大数据学会执行主席、斑马星球创始合夥人洪爲民坦言,禁止数据出境是不现实的,认为政府要加快订立「数据安全法」。他指出,《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电脑系统)条例草案》在本月初刊宪,但只针对小部分企业,对于针对黑客及数据保护未有巨大作用。他举例,本港屡有企业内部或员工因疏忽泄漏数据,相关情况在内地或有刑事责任,「内地要求处理众多数据的公司设有『数据安全官』,为相关事故负责,但香港并不普及。」
香港科技创新促进组顾问、前个人资料私隐专员黄继儿大律师指,内地法制的保护已获国际间肯定,不少学者皆认同较严谨和全面,相比之下,香港《个人资料(私隐)条例》主要在1996年制定,以原则性及科技中立性为依归,在科技日新月异下已不够细致,「未能接地气,也未到位。」他指,《条例》多年来只因应直接促销及「起底」行为而修例,港府更应按现时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发展,考虑主动作出修订。
他续说,除了「起底」行为,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并没有刑事调查权,过去常被诟病是「无牙老虎」,「发出执行通知书的惩罚不大。」他指,现行香港法例没有行政罚款权,所有惩罚都需由法院决定,企业领导也没有个人责任,对比内地相关机构可在调查后直接票控违规企业,港府应考虑优化署方职权。
数码经济正成为本港发展的新主体,陈曼琪认为,要进一步便利港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生活圈及国家发展大局,有关政府部门应推动及跟进身份互认,全方位促进跨境发展,发挥联通效应,为大湾区发展创造动能。
倡在港设「跨境通办」自助机 便利市民申办内地服务
港府在大湾区逐步设置香港「跨境通办」自助服务机,方便身处区内的内地企业和市民,毋须亲赴香港,也可申办各项政务服务。有专家认为,香港亦应增设相关服务机,让港人可直接申办内地服务。
现时广州、深圳前海、福田、珠海和佛山均设有香港的「跨境通办」自助服务机,提供本港11个决策局、部门及有关机构共70项政务服务,涵盖税务、公司登记、个人证明文件及人才入境申请等范畴。民主思路联席召集人(研究)潘学智指,相关设施方便市民,也拉近官民距离,「人不在港都享受到香港的公共服务。」立法会议员陈曼琪亦言,能促进大湾区城市与香港政府之间的数据互通与流动,发挥协同效应,「一次性在线处理市民申请,审批更具效率。」
华人大数据学会执行主席洪为民则认为,港府可以更进一步,在港设立相关服务机,方便市民处理内地事务,「有跨境通办绝对是好事,更应该是双向的。」他举例,港人更换内地银行卡或申请中港车牌批文延期,都必须亲自北上,前者要亲赴分行才能激活新卡,后者需排队轮候,希望日后也可在香港办理。
河套合作区成数据「示范单位」 为企业提供理想实验平台
政府上月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提出多项促进园区流通的创新政策。有智库召集人认为,该合作区能够作为理想示范,让市民和业界观察到跨境数据如何满足不同行业和服务的需求。
河套合作区是国家「十四五」下的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之一,《纲要》提出促进两地园区的人员、物资、资金和数据流通,打造成为国家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民主思路联席召集人(研究)潘学智举例,「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定必牵涉大量数据及个人资料,或需要转移给大学研究机构、科研人员、企业等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他也指,各企业都需要「实验场所」,尝试应用云端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河套合作区正是理想的实验平台。
他认为,河套合作区能够成为「集聚区」(cluster),让市民和业界观察到跨境数据如何达成各行业的业务需求,「大家看到如何有效地管理和保护数据,而这个机制可帮助数据市场开放,将是标志性的例子。」他形客,该区是「示范单位」,让各界看到跨境数据管理如何妥善实现,有利支持本地科技和整体经济发展。
每日杂志组
《大湾区四流五通系列》
消费流动篇:每日杂志|北上南下人流逆转近三倍 品牌大肆攻港开逾180店 湾区深化联通 消费市场历巨变
人口流动篇:每日杂志|去年逾10万宗内地申请获批 住宅租金连升2年 来港人口势增 「留才」更显关键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