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漂创业蚀7位数 晚晚失眠 不敢向家人求助 专家建议别急于求成「工作与生活应平衡」

2024-09-29 06:00

港漂创业蚀7位数 晚晚失眠 不敢向家人求助 专家建议别急于求成「工作与生活应平衡」
港漂创业蚀7位数 晚晚失眠 不敢向家人求助 专家建议别急于求成「工作与生活应平衡」

越来越多内地人来港就业和读书,但人在异地自然要面对许多问题,尤其是中港两地生活环境及文化的巨大差异,对不少港漂而言会难以适应。有港漂向《星岛头条》分享在港创业经历,奈何遇上疫情,曾一度亏损超过7位数字,心情既痛苦又焦虑。人力资源顾问认为,港漂难以适应香港的原因,除了工作上的困难,生活习惯及文化亦有差异,还有他们在香港生活的模式过于单一。顾问提供3大建议,帮助港漂们更易融入,以免陷入情绪危机。

来港创业即遇疫情 户口只剩800元

早前有港漂在小红书上诉苦,在香港拿著近4万元的工资,还不比在深圳拿著1.5万元的薪金快乐。原因是该港漂在港6年还没突破语言关,更表示香港住得狭小,叫外卖又贵又不方便。

除语言差异和生活成本高之外,不少港漂只身一人在香港打拼,缺乏亲友支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陈先生(化名)向记者表示,2018年夥同拍档创业,开设学生公寓,为新来港读书的内地学生提供一站式租楼服务。然而,正想大展拳脚之际却遇上疫情,来港的学生人数锐减,单位无法租出,导致生意亏蚀超过7位数字,让他时刻感到压力,「当时户口只剩800元,又不敢向家人求助,晚晚都失眠,真的好痛苦」。幸好疫情完结后,内地和香港重新通关,目前生意已有好转。

至于另一位从事金融工作的港漂张小姐(化名)表示,香港金融业的工作节奏紧凑,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经常加班至深夜,休息不足且压力巨大。她艰辛地工作了一段时间,结果发现上司对自己的评价只是一般,特别在人际关系及协调能力方面明显不如他人。

她指,在职场上失意时,发现自己在香港除工作外,并没甚么兴趣,更没时间交朋友,心灰意冷之际会考虑转行或离开香港。

中港两地生活环境及文化的巨大差异,对不少港漂而言会难以适应。
中港两地生活环境及文化的巨大差异,对不少港漂而言会难以适应。
不少港漂只身一人在香港打拼,缺乏亲友支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
不少港漂只身一人在香港打拼,缺乏亲友支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
黄锦翔认为,港漂们过度在意学业与工作,在香港生活的模式过于单一。
黄锦翔认为,港漂们过度在意学业与工作,在香港生活的模式过于单一。
黄锦翔认为港漂在努力工作或读书外,也要留意个人情绪适应期。
黄锦翔认为港漂在努力工作或读书外,也要留意个人情绪适应期。
假如港漂预计会长期在香港发展,应尝试爱上并融入本地文化。
假如港漂预计会长期在香港发展,应尝试爱上并融入本地文化。

港漂难适应新环境因做错一个决定

港漂放下熟悉的家乡和朋友圈子,只身来港,当然目标清晰,就是在工作或学业上有所作为。盈力雇员服务顾问高级培训顾问黄锦翔表示,港漂普遍抱有一种心态,就是要尽快在工作或学术上争取表现。因此其他事项,例如结交朋友、建立兴趣、甚至轻松娱乐下都被视为浪费时间。

工作或学业顺境时当然没有问题,但当遇上挫折,事与愿违的时候,就很容易陷入情绪危机。黄锦翔举例称,研究生很重视学术的表现及教授的回馈,假如教授对自己批评,就很容易产生不安焦虑。而研究生之间亦有竞争关系,故难以彼此倾诉心事,导致自己反覆及过度思考,被事情牵引情绪,以致沮丧和失去自信。

黄锦翔又指,港漂们刚来到香港,便将所有情感放在工作或者学业上,没有把握最有活力和好奇心的阶段,去发掘和认识新朋友,以至往后日子更加缺乏心情和动力探索。他认为,在香港生活的模式过于单一,就等于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工作或学业的「篮子」里,当这个「篮子」出现问题,整个人的情绪便会出现倒塌式崩溃。

1.建立安全感

黄锦翔认为港漂在努力工作或读书外,也要留意个人情绪适应期。初到香港,建立安全感对港漂十分重要。他们本身的家人和朋友都在远方,只能透过微信或电话联络,难以分享见闻和产生共鸣。「即使港漂向家人分享在港的困难或心事,对方亦难以代入及提供即时协助。」除非他们在港已经有很多亲友脉络,否则,应尝试寻找其他「港漂」群体或认识差不多背景的人,例如参与内地生团契、加入同乡会等组织,令他们彼此认识沟通,成为「近邻」,交流资讯之馀,遇到困难都可以互相帮助。

事实上,目前已有不少港漂交流平台,可有助于社交或建立人脉。有港漂表示,他们都共同面临语言问题、社交问题,缺乏安全感等。于是他在微博上创建账号,号召港漂一起学粤语或者爬山吃饭。后来他觉得这种方式的效率较低,每次服务的人数也少,于是决定逐渐壮大账号规模,最后成立了在微信上的「港漂圈」公众号,目前已经有累计150万的关注。今时今日,港漂都会通过它来了解香港的大小事情,甚至利用它为自己拓展人脉,建立社交。

2.积极探索有助港漂更好适应

其他港漂可能只视香港为踏脚石,当毕业或工作一段时间后便可能离港,到其他地区另谋发展。黄锦翔表示,如果将所有情感建立在同乡身上,亦难保他们会有离开的时候。

为避免同路人离开后,自己再次面临适应问题,港漂应保持开放态度,继续探索新事物,认识香港的生活模式或资讯。例如,他们除了用微信、百度外,亦不妨尝试使用Google Map、Instagram、YouTube,认识本地人常用的应用程式之馀,又可以了解本地近期热话、紧贴时事,有助与人打开话匣子。

他建议,不论雇员还是学生,都要建立良好而稳定的支援圈,勇敢认识新的本地朋友,发掘共同兴趣,例如行山、健身、做瑜伽等等。在新环境中生活,适当的娱乐并不浪费时间,反而有助提升心理健康和建立人脉,从而拥有更多安全感,及达至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3.融入本地文化才能减少焦虑

假如港漂预计会长期在香港发展,应尝试爱上并融入本地文化,例如多说广东话、去街市买菜和学习搭小巴等等。如果他们付出努力,融入香港的文化,即使说广东话的发音不完全准确,香港人都会很欣赏。如果自己能融入文化,感觉属于这里,会有助维持稳定的情绪,减少焦虑的情况。

黄锦翔表示,若港漂在来港头半年能建立安全感和积极探索,一般都没有大问题。而且,有些企业亦会安排需要适应的新员工参与有关转变管理及逆境商数的课程,都对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韧性很有帮助。工作或学业的不如意随时发生,港漂应建立支援网络及情绪抗逆力以作面对,必要时可寻求专业的辅导。

相关文章:

投行港漂工作4年曾被裁 叹金融业不景「越高薪越危」 留港只因一件事

跨境上班常迟到 通勤时间长「连生病都要过境就医才承认」专家吁推4大跨境员工友善措施留人才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