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今年录3宗登革热本地个案 衞生防护中心调查指市民对蚊患警觉性逊10年前

2024-07-18 17:11

本港今年录3宗登革热本地个案 衞生防护中心料感染风险期已结束。李丽蕊摄
本港今年录3宗登革热本地个案 衞生防护中心料感染风险期已结束。李丽蕊摄

本港进入蚊患高峰期,衞生署衞生防护中心及食物环境衞生署今天(18日)公布本地登革热与病媒情况。截至周三(17日)全港今年共录得37宗登革热个案,包括3宗本地及34宗外地输入个案。衞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吴东尼指本港今年曾出现登革热本地传播,呼吁市民提高警觉预防蚊传疾病。 

34宗输入个案大部分患者曾访东南亚

中心指,本港截至周三(17日)共录得37宗登革热个案。其中34宗为外地输入个案,大部分人曾于潜伏期内到访过东南亚国家,有15宗来自印尼,6宗来自马来西亚,4宗来自泰国,其馀个案则来自马尔代夫、越南、印度、新加坡、斯里兰卡等。吴东尼指,市民于暑假外游将增加从外地感染的机会,或进一步增加登革热本地传播风险。他提醒港人外游应注意防蚊,回港后14日内须继续使用蚊怕水等方式避免被蚊叮。 

食安中心及食环署讲解本港登革热及蚊患情况。李丽蕊摄
食安中心及食环署讲解本港登革热及蚊患情况。李丽蕊摄
食环署在天水围一带进行灭蚊。资料图片
食环署在天水围一带进行灭蚊。资料图片
食环署持续在天水围一带灭蚊。资料图片
食环署持续在天水围一带灭蚊。资料图片
衞生防护中心呼吁外游市民提防蚊患。资料图片
衞生防护中心呼吁外游市民提防蚊患。资料图片
衞生防护中心调查指市民对蚊患的警觉性降低。iStock示意图
衞生防护中心调查指市民对蚊患的警觉性降低。iStock示意图

在本地个案方面,本港6月录得的两宗个案患者均居于天水围天瑞(一)邨,其住所距离相近接。吴东尼指邨内很大可能曾出现本地登革热传播,中心已成功联络5,200名天瑞(一)邨居民,为患者家人、曾出现病徵的区内居民作血液检测,并无发现登革热个案,相信有关感染风险期已结束。但他补充,带有登革热病毒的白纹伊蚊或仍活跃于天水围区,有可能造成感染。 

食环署在天水围多次灭蚊

至于食环署则就两宗个案进行蚊患调查及相关灭蚊工作。食环署防治虫鼠事务谘询组蚊类风险评估及谘询小组主管曾智欣表示,患者到访的地点有发现白纹伊蚊,均没有发现登革热病毒。食环署亦于天水围进行多次雾化、幼虫控制、施放捕蚊器等灭蚊措施,又举办健康教育讲座,期望降低蚊患风险。 

吴东尼强调,现时是防治登革热的关键时刻,为防登革热进一步蔓延并演化成香港风土病,市民须提高警觉防蚊灭蚊。他提醒天水围居民应特别注意防蚊措施,若出现登革热症状应尽快求医并致电衞生防护中心热线。

另外,衞生防护中心于今年1月至2月期间以电话访问2,002名18岁或以上市民,发现市民对常见蚊传播疾病有一定认识,92.7%受访者能够正确指出登革热为蚊子传播的疾病。63.9%市民能同时指出登革热、日本脑炎和疟疾是由蚊传播的疾病,较10年前的同类调查结果(41.3%)高。 

不足三成受访者知道登革热可由人传蚊

惟调查发现市民对蚊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认识较低,其中,只有不足一半受访者(44.9%)知道第二次感染不同血清型的登革热病毒可能会出现较严重的疾病;只有29.9%受访者能够正确指出无症状感染登革热人士也可以将病毒传播给蚊子。77.6%市民不认识昆虫驱避剂的有效成分。98.8%市民不知道避蚊胺(DEET)的建议浓度为10%-30%。 

调查又发现,61.4%受访者不同意「蚊虫叮咬带来的祸害不严重,被蚊虫叮咬只是平常事,所以毋须采取任何预防措施」,较10年前的84.5%低。有50.2%人会在外露的皮肤或衣服使用驱蚊剂预防蚊虫叮咬,但亦有70%市民不会在购买驱蚊剂时查看成分。 

衞生防护中心健康促进处主任梁耀康指,市民对蚊传疾病的警觉性比10年前低,呼吁市民选取蚊虫驱避剂的时候应留意避蚊胺(DEET)等有效成分的浓度。 

记者 李丽蕊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