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杂志.人物志|拓多元「空中学堂」 照顾不同光谱市民 张璧贤藉声音抚慰人心

2024-07-08 08:00

港台中文台台长张璧贤相信「内容为王」,认为港台的角色应为「内容供应者」。 陈浩元摄
港台中文台台长张璧贤相信「内容为王」,认为港台的角色应为「内容供应者」。 陈浩元摄

从大学时代偶然参与DJ培训班,到如今成为香港电台中文台台长,张璧贤的野心看似远大,但她的目标非凸显个人,而是集结志同道合的夥伴,为素昧平生的听众提供资讯,用温暖的声音抚慰人心、陪伴人生。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她深知必须与时俱进,期望开发多元化的节目、拓展播放平台,将港台打造成「内容供应者」,让优质节目触及更广泛的听众群。在她的眼中,港台不仅是传播资讯的管道,更是无数梦想的寄托,创造开拓想像力的无限可能。 

张璧贤以各种形式参与听众的人生。 陈浩元摄
张璧贤以各种形式参与听众的人生。 陈浩元摄
 张璧贤去年10月上任中文台台长。 陈浩元摄
张璧贤去年10月上任中文台台长。 陈浩元摄

唱片柜、桌子、录音设备和几张椅子,点缀着这个阳光照不进来的隔音空间。「许多事情非刻意计划,但彷佛是天意的安排。」张璧贤回忆说,当年其母喜欢收听香港电台,偶然得知港台将在暑假举办DJ(唱片骑师)训练班,仍是大学生的她「胆粗粗」递交了自我介绍录音带和照片,不料还真入选了,「接受了很有系统的培训,当时导师是李志刚、车淑梅等。」

虽然她最终未被挑选为正式DJ,却意外获邀留在港台兼职,逐步涉足各种辅助性工作,如接听听众来电、播放预制节目等,甚至在颁奖礼担任礼仪小姐。毕业后,她应时任港台文教组主管郑启明邀请,协助策划举办青年文学创作营,当年的演讲嘉宾包括后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及知名作家张大春等。谈及这段经历,她有些怀念,「在那里,一群年轻人醉心创作,最后还出版书籍,让我体会到原来电台不只有『开咪』。」

后来她有了自己的节目,从《大学站》、《齐学日语GAN BA DE》等到参与广播剧,近年成为《国安法事件簿》和《与CEO对话》等节目的监制,乃至去年10月晋升港台中文台台长,一路上过得精采。

「电台魅力正在于『陪伴』」

主持20多年,她以各种形式参与听众的人生。她忆述,去年遇到一位《一分钟阅读》的忠实听众,「他表示听到我在特定集数谈及人生抉择,从而立志成为教师,希望以生命影响生命。」还有在囚人士成为她的笔友,每逢佳节均会手绘贺卡给她,分享在狱中努力学习的决心。她细细品味一封封来信,将之收进心底。

「电台的魅力正在于『陪伴』。」张璧贤认为,当忙于其他事情时,电台依然可以成为提供资讯、陪伴听众,并协助解决难题的平台,「我认为港台是一个『空中学堂』,海纳百川,听众可以从中得到所需的资讯和养分。」她解释指,港台云集了律师、学者、作家、评论员、医学界和商界等各界专业人士,向听众分享知识和感受,内容有质素也具教育意义。

「我始终相信内容为王(content is king),而港台的角色应转型为『内容供应者(content provider)』。」她预告,港台将有更多节目视象化,并在多个串流平台上架,包括影音和podcast(播客)等,「越来越多平台可以『看见』我们的『电台节目』,不再局限于收音机。」此外,资讯「碎片化」成时代大势,港台会就部分节目另行剪辑精华版本,以满足不同听众的需求。

张璧贤由低做起,为文教组节目的听众寄讲义。 受访者提供
张璧贤由低做起,为文教组节目的听众寄讲义。 受访者提供
有在囚人士与张璧贤成为笔友,图为囚友亲绘的贺卡。
有在囚人士与张璧贤成为笔友,图为囚友亲绘的贺卡。

拓展更多平台 触及海外华人

革新传统,无关过去好坏,而是与时俱进。自媒体的入门门槛降低,人人皆可在网上发布内容,面对无数竞争对手,张璧贤从容以对,「我们本身已拥有优质的节目,上架至其他串流也不会影响既有听众群。」话虽如此,港台出品,制作水平自然比一般人专业,其多年来累积的口碑也不容忽视,她提到,老牌节目如《讲东讲西》在podcast上的播放次数惊人。

此外,拓展至更多平台,也有助触及海外华人听众。她分享了昔日世界杯趣事,「两地华人一边欣赏当地直播画面,一边聆听港台评述,并即时『来电参与(phone-in)』节目,表达对自己国家的支持。这正是香港国际化城市的特色,能够串连各地华人。」

近日港台各频道进行改版,定位更趋鲜明,方便听众选择心仪节目。其中有长寿节目宣告终止,如《开心日报》在开播近22年后划下句点,换来全新节目《是日快乐》,找来年轻知识分子担任主持,期望吸引更多上班族青年听众。张璧贤承认,部分听众对改革持保留态度,但她坚定表示,「任何改变都会引起不同声音,但我们必须有勇气去尝试。」

人多渴求认可、畏惧非议。不做不错,然而在夜深人静时,张璧贤总会自问,「若我们继续『食老本』,安守舒适圈,或许可以很轻松,但永远无法进步。」她认为,作为资源较充沛的机构,港台应在坚守核心价值的同时,开拓传媒的新视野。

张璧贤期望通过招才计划,找到港台的未来接班人。 陈浩元摄
张璧贤期望通过招才计划,找到港台的未来接班人。 陈浩元摄

「坚持专业成听众生活夥伴」

与过去相比,听众的水准不断提升,期望也相应提高。她说,必须比听众走得更快,制作更多元化的节目,举例以长者为主要收听群的第五台,除了戏曲类节目,是次改革后也会加入崭新元素,如向长者介绍「乖孙」所听的歌,并增加带「老友记」去旅行的环节;普通话台3月起与印尼国家广播电台合制节目,为在港印裔带来两地最新资讯,「希望照顾到不同光谱的市民。」

「我的初心没有改变,希望坚持专业,成为听众生活上的夥伴。」当年对电台深深着迷的女孩,如今试着把电台能带来的共鸣和感动,放诸于更多群体,不仅是听众,也包括那些心存梦想的人,「每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都需要知识的传承,期望通过各种招才计划,找到香港电台的未来接班人。」

梦想再大,不变的仍是继续创造一个个想像空间,那里有快乐、有慰藉,还有长存在众人心中的力量,孕育无限的可能性。走出录音室,夕阳柔和洒落,恍如她静谧的陪伴。张璧贤身上仍保有纯粹的梦想,有自己的,有他人的,凝聚成坚韧的身影,连系着她与听众,化作支撑前行的基石。

张璧贤5月代表港台到西班牙学习AI的企业应用。 受访者提钦
张璧贤5月代表港台到西班牙学习AI的企业应用。 受访者提钦

看好AI应用广播业 难取替DJ作用

采访当日,张璧贤刚在西班牙归来不久。她分享在当地学习人工智能(AI)相关课程的所见所闻,得悉有人以AI创作剧本。她坦言,AI在广播业的应用无可限量。

目前港台已有运用虚拟角色吸引年轻听众,她引述老板所言,港台在AI应用处于尝试阶段,并透露上月新开播的节目《What's Up Bro》,亦采用AI生成节目主题曲。此外,港台位于观塘的人工智能实验室近日启用,有望发掘更多以AI协助制作节目的可能性。

张璧贤相信,AI不会取代DJ,因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仍是电台不可或缺的元素。她指,适当利用AI或能优化节目流程,如在电视节目辅助制作字幕,或运用AI编排节目播放清单,乃至分析听众的数据,从而令团队制作出更贴近观众、更个性化的节目等,「AI在概括归纳等方面确能帮上忙,当然我们仍需核实资料的准确性,但我们应以开放态度去认识和运用它。」

张璧贤(前排中)与《大学站》多名校园主持合照。 受访者提供
张璧贤(前排中)与《大学站》多名校园主持合照。 受访者提供
港台曾将《鹿鼎记》改编为100集广播剧,张璧贤饰演双儿,歌手陈奕迅饰演韦小宝。 受访者提钦
港台曾将《鹿鼎记》改编为100集广播剧,张璧贤饰演双儿,歌手陈奕迅饰演韦小宝。 受访者提钦

追听广播剧与港台结缘 进入幻想文学世界

张璧贤与港台缘份深厚,她对港台的认识,是从小听收音机,一点一滴累积而来。

「家中长期开收音机。」张璧贤笑说,当年「追听」港台广播剧《悲欢离合》,在蔡雅各、曾月娥等声音的引领下,进入幻想的文学世界。而她人生首度「访问」也自港台开始,彼时她以听众身份致电参与电台环节,向节目嘉宾提问,「当时来宾是袁咏仪,我说很喜欢她的『率真』,主持人问为何非『率直』,我解释了,或因我较『嘴招招』,最终获得大奖。」

说着说着,她忽然想起初中参与港台的「太阳计划」,「最开心莫过于在百万大道和维园现场,亲身听歌手李克勤演唱《夏日之神话》,原来我与港台的缘份如此久远!」

她首次为港台策划和主持的节目名为《大学站》,刚自校园毕业的她,被指派构思一档面向年轻人的节目,除了主持以外,节目构思、宣传「一脚踢」。她邀大学同学一起设计海报,寄给各校的学生事务处和校园电台招募,找来大学生一起主持,「和我搭档的是艺人王祖蓝,当时他模仿锺景辉已很厉害。」该节目深受学生欢迎,部分人其后也加入了电台工作。

记者:林家希

摄影:陈浩元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