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加薪|局方指财政状况不容许跟足净指标 公务员表现应予肯定 工会指划一加未必公平

2024-06-05 10:06

杨何蓓茵重申公务员划一加薪3%行会必须考虑六大因素。资料图片
杨何蓓茵重申公务员划一加薪3%行会必须考虑六大因素。资料图片

行政会议通过公务员加薪方案,高、中、低层公务员划一加薪3%,低于薪酬趋势净指标,追溯至今年4月1日生效;当局今日再听取职方意见,才决定最终加幅。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今早(5日)在电台节目上重申,公务员划一加薪3%,主要考虑是整个薪酬调整机制,行会必须考虑六大因素,包括包括经济增长、生活费用、政府财政、薪酬趋势净指标、职方期望以及公务员士气。

她表明目前财政状况,不可能跟足净指标水平,但当局希望维持士气之馀,可以让大家做得更好,又认为现时公务员的整体表现应该获认可。

中、低层公务员划一加薪3%。资料图片
中、低层公务员划一加薪3%。资料图片
高中低公务员划一加薪3%。资料图片
高中低公务员划一加薪3%。资料图片

 

政府近年正努力招聘公务员。资料图片
政府近年正努力招聘公务员。资料图片
政府近年正面对公务员流失及招聘难的问题。资料图片
政府近年正面对公务员流失及招聘难的问题。资料图片
政府近年正面对公务员流失及招聘难的问题。资料图片
政府近年正面对公务员流失及招聘难的问题。资料图片
冯传宗指继续与局方商讨加幅。资料图片
冯传宗指继续与局方商讨加幅。资料图片

杨何蓓茵指,在六大因素内都看到一些细节,如生活费用变动在去年综合消费物价指数上升,生活费用是上升,物价贵了,经济有实质增长,所以看到整体香港状况整体的整个社会收入是好了,所以都是一些比较有利因素,但亦都要看整个政府财政状况,去年财赤有录得1,002亿元,未来亦会面对赤字,所以要审慎理财原则,既可认可公务工作及维持士气,亦可考虑到政府财政状况等,因此划一加幅是合适的。

相信可见未来空缺情况会好转

她又称,过去31年中有18年是低层跟随中层加幅,总体而言不会与私人市场相若工作相差太远。杨何蓓茵其后在发文指,低层公务员在「低跟中」的做法下,比起跟从净指标加薪,在这18年来累计加幅增加了15%。杨何蓓茵续指,在过去一年严格控制编制增长下,现时公务员空缺率约10%,即约2万人。而过去一年整体编制少了约2,000个,公务员工作量无减少之馀反而增加了很多工作,包括拼经济、民生改进、应对紧急事故,以及去年区议会选举协助落力宣传等,公务员朝政府目标工作,去年交出的成绩大家都认可。

同时,杨何蓓茵不太担心划一加薪会持续影响招聘及令公务员的生活匮乏,局方现时正加强招聘工作,包括扩大公务员招聘至大学三年级学生有条件取录,亦有到内地向大学生宣传,相信可见未来的空缺情况会好转。她又说,若加幅超越负担能力,会令机构财政状况差的话,这不是好的做法。公务员除了薪金之外,服务社会是一种满足感及使命感,当然薪酬的全盘考虑中,不能与私人机构相差太远,让公务员有分享社会经济成果,亦不会忽略薪酬的吸引。

相关新闻:公务员加薪|消息:行政会议通过公务员划一加薪3% 追溯至今年4月1日

冯传宗:讨论公务员加薪沦口水战非好事

香港公务员总工会主席冯传宗在同一节目上认为,划一加薪对高、中、低层公务员是不公平,事实上这几年与私人机构的差距拉大了很多,同事对此失望是可以理解。他指财赤并非这一两年的事,当一但决定了之后就要观察,这数字的决定对公务员招聘及留人才方面是否会有负面影响。

他称,近年每次讨论公务员年度加薪调整时都沦为口水战,变成对公务员的负面批评的平台,认为并非好事,或可作出检视实事求是,对症下药更实际。他指重点是公务员的薪酬与私人机构差距不能太大,非纯粹公务员本身的利益问题,这涉及整体公务员系统稳定性。

李方冲不认同是「逆市加薪」

香港高级公务员协会荣誉主席李方冲则指,公务员的薪酬要大致上要与私人机构相约,所以一直以来都是贴近薪酬趋势,今次政府刚刚在中间落墨,都可以处理到生活成本上涨的问题,相信公务员都不会太过惊讶。他不认同这是「逆市加薪」,因为现时很多私人市场都对基层员工加薪抢人。

公务员事务局上午与4个公务员中央评议会的职方代表会面。华员会秘书长蔡冠龙会后表示,会上交谈融洽,各自有充足时间表达意见。他指职方在会上表达,高、中、低层公务员都对加薪方案感到失望,尤其基层公务员原本预期会按薪酬趋势净指标加5.47%,最后加幅「打折」,与他们的期望有较大落差。蔡冠龙称,完全明白政府面对较大赤财,要量入为出,但绝大部份基层公务员的顶薪点都只是2万元,即使加薪5.47%,都只涉及数百元,认为当局不应纯粹因财赤而压低薪酬加幅。 

---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