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村屋按揭更严谨 顺利获批须留意四大位 专家:楼龄最关键 3类不能承造

2024-05-25 06:00

银行村屋按揭更严谨 顺利获批须留意四大位 专家:楼龄最关键 3类不能承造
银行村屋按揭更严谨 顺利获批须留意四大位 专家:楼龄最关键 3类不能承造

村屋虽然没有市区楼方便,但由于面积相对宽敞,而且价钱更为实惠,所以不少人都会考虑购入村屋。不过按揭方面,因近期银行收紧按揭审批,村屋过往以中资大型银行较活跃,审批亦较为宽松,但现时则变得更为严格,其实按揭收紧与否,专家指向来买入村屋要顺利获批按揭,要留意四大位,包括楼龄、物业种类、位置以及单位状态等。

由于资金成本仍高,市传个别银行现阶段暂停接受村屋、唐楼,楼龄逾50年的单幢物业按揭申请,个别愿意接受村屋申请按揭的银行则较为严格,需要属于屋苑式村屋才会考虑,部分较为偏远的村屋亦未必愿意批出。

经络按揭转介首席副总裁曹德明表示,银行审批住宅按揭一般会综合多方面考量,对于不同物业种类、楼龄、流通量、借贷人职业背景、国籍以及息口等因素,按揭审批的取态都会有所不同。加上,现时按揭业务资金成本一直高企,银行基于成本及边际利润以及风险管理等因素,不定期改变其按揭业务策略,而旧楼及村屋市场成交量较少,影响相对轻微。

据了解,该大型银行不至于完全暂停批核旧楼及村屋的按揭申请。另外曹德明表示,银行审批旧楼及村屋按揭较其他住宅物业需时,为了顺利申请按揭,建议买家预留更多时间处理按揭事宜,而每间银行针对不同类型物业的估价及取态都会有所不同,建议货比三家,并寻找大型专业的按揭中介协助配对。

借足八成半 楼龄最关键

原则上,一般村屋按揭是跟私楼按揭睇齐,至于按保方面,例如借超出七成按揭,要申请按揭保险计划,跟私楼则有些不同,不是最高九成按揭,而是八成半按揭。如果要借足八成半,业主要有固定收入、必须是自用物业以及是首次置业,这些基本准则都跟按保一样,才可以申请。 

中原按揭经纪董事总经理王美凤表示,就村屋来说,银行对于村屋楼龄的要求亦较高,村屋之楼龄与按揭年期总和多以55年至65年为限,不像私楼般多可长达75年,按揭年期亦多以20年至25年为限,甚少如私楼可长达30年。

对于供楼人士而言,做多少年期,等于影响每个月的还款额是多少,一般私楼可以承造30年还款期,年期越长,每月还款额自然较低,负担相对较轻。

私楼一般来说以75年减楼龄去计算按揭年期,但村屋一般最长的只能够55年减楼龄,基本上楼龄超过30多年的村屋已较难做到长年期按揭。有个别银行做法会再保守,再加条件例如35年楼龄以上,是直接不接受按揭。

由于村屋买卖及按揭审批较私楼复杂,准买家宜可先向按揭转介公司或银行查询按揭事宜。

三个类别村屋不能承造按揭

即使银行收紧按揭审批与否,一般而言,无论申请银行按揭或按保也好,都有几类村屋物业, 是不会接受按揭申请的。第一类是一些祖堂物业,即是祖先传下一代这类契的物业。

第二类是有转售限制的村屋都不可以接受按揭。这类是较常见的,例如丁屋本身有转让限制,要解除才可以出售。或个别村屋会有政府的地契条件等因素,都要视乎没有出售方面的转售限制,才可以买卖和做按揭。

第三类是未建成的村屋物业,俗称「村花」或「丁花」,基本上都不能承造按保或银行按揭。

留意3点影响估价

要村屋估足价就要留意3点,首先一般较贴市价的村屋都是市场上本身较受欢迎的传统村屋群,很多时候成交量或流转率较好,通常较少出现估价不足情况,对于银行来说,如果属标准丁屋类型,即传统2,100方尺,三层每层700方尺这一类,一般会估足价。

而个别村屋估值上则较私楼波幅大,甚至有估价不足的问题,最主要因为村屋不是大型屋苑,成交量或流转率低,银行通常估价相对保守,各银行之间估价参差幅度大,所以王美凤提醒,若估价不足一定要多找几家银行去作比较。建议准买家签临时买卖合约前做为单位估价,因为估价不足会直接影响所批批的按揭成数。

第二,银行估价一般需要实地视察物业状况作评估,位置会否过于偏僻、交通网络或会否有合法车路直达单位等去取态。

第三是单位状态,例如单位僭建、改建、天台及花园是否入契、通往物业之路权及附近有否斜坡维修等问题均会是考虑因素。

相关文章:网红直击恒香饼家厂长家 村内拥多栋楼:「全部都系我」 计划翻新旧屋建三层 

---

由即日起至5月27日,参加《星岛申诉王》「港人置业意向」问卷调查,即有机会赢走香港迪士尼乐园门票2张或SMARTECH智能煮食锅! https://bit.ly/3V7t3o7

【上车验楼,星岛搵专家帮你手!如果你有新盘验楼、装修分享,请即Email:[email protected] 】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