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科技城环评︱环保署2000字声明回应环团质疑 强调环评程序科学专业

2024-05-19 14:51

新田科技城环评︱环保署2000字声明回应环团质疑 强调环评程序科学专业
新田科技城环评︱环保署2000字声明回应环团质疑 强调环评程序科学专业

环保署日前有条件批准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环评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要求土木工程拓展署提交各项详细设计和实施计划;在拟议生态友善鱼塘建造工程展开前不得填塘;以及成立环境监察小组。

长春社、绿色和平和香港观鸟会3大环团前日起先后发炮,力数报告有35项错漏,包括「选择性引用」数据,环评文献调查有遗漏,对受影响鱼塘的「功能价值」和补偿目标亦不妥当,等等。环保署今日(5月19日)发表约2,000字的声明,逐点回应质疑,强调环评程序科学、专业和全面,所建议的措施已足以弥补工程对生态的影响。

环境保护署宣布,署方有条件批准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的环评报告。黄伟强摄
环境保护署宣布,署方有条件批准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的环评报告。黄伟强摄
环保署署长徐浩光。黄伟强摄
环保署署长徐浩光。黄伟强摄
徐浩光指土木工程拓展署已因应公众的意见及环谘会环评小组的要求,向环保署提交环评报告修订。资料图片
徐浩光指土木工程拓展署已因应公众的意见及环谘会环评小组的要求,向环保署提交环评报告修订。资料图片
徐浩光指,环评研究方向包括野生生物使用鱼塘情况。资料图片
徐浩光指,环评研究方向包括野生生物使用鱼塘情况。资料图片
环境保护署宣布,署方有条件批准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的环评报告。资料图片
环境保护署宣布,署方有条件批准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的环评报告。资料图片

强调所有步骤皆在网上公开

环保署发言人表示,环评程序科学专业,《环境影响评估条例》和其下《技术备忘錄》定下了科学客观的标准和要求,更为不同范畴指定专业主管当局,全面审视所有环评报告。「环评程序亦公开透明,由工程项目倡议人提交工程项目简介开始,所有步骤都在网上公开,以及设有两阶段的公众查阅期谘询,让公众及环境谘询委员会(环谘会)全面提出意见。环保署是在充分考虑了上述所有资料和意见,确定环评报告符合所有法定标准和要求,才会作出批准。」
   
就个别团体提出的质疑,环保署综合从7个方面回应:
   
(一)环评研究概要的有效性
       
署方指,《技术备忘录》就环评研究概要的要求有清晰指引,「环评研究概要的目的是列出环评研究的作用和目的、应予处理的环境课题所涵盖范围、须符合的环评研究规定,以及程序和报告上必要的规定。」《技术备忘录》附件3更列出所有须要考虑的因素。环保署已按照《技术备忘录》,确定研究概要已涵盖所有须要评估的环境课题,并且符合所有相关要求。

(二)生态基线调查和生态影响

生态基线调查的主要目是填补现有生态环境资料不足之处,并确认和评价生境及物种的生态价值。在环评研究范围内已有大量及持续的生态资料,包括由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自2012年起资助的自然保育管理协议,以及多个环评研究和环境监察及审核报告等。相关资料都已被适当地纳入环评研究的考量。
   
(三)优先避免主要环境影响
   
署方指,环评报告已根据《技术备忘录》的要求,按「避免」、「抑减」和「弥偿」的优先次序原则,例如避开拉姆萨尔湿地、保留米埔陇村鹭鸟林核心区域及米埔村鹭鸟林、保留彭龙地成熟林地等。

长春社、绿色和平和香港观鸟会3大环团先后发炮,力数环评报告有35项错漏。(fb截图)
长春社、绿色和平和香港观鸟会3大环团先后发炮,力数环评报告有35项错漏。(fb截图)
长春社、绿色和平和香港观鸟会3大环团先后发炮,力数环评报告有35项错漏。(fb截图)
长春社、绿色和平和香港观鸟会3大环团先后发炮,力数环评报告有35项错漏。(fb截图)
长春社、绿色和平和香港观鸟会3大环团先后发炮,力数环评报告有35项错漏。(fb截图)
长春社、绿色和平和香港观鸟会3大环团先后发炮,力数环评报告有35项错漏。(fb截图)
环境保护署上周宣布,署方有条件批准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的环评报告。资料图片
环境保护署上周宣布,署方有条件批准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的环评报告。资料图片
环境保护署宣布,署方有条件批准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的环评报告。资料图片
环境保护署宣布,署方有条件批准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的环评报告。资料图片

署方:报告已建议采取多种措施 提升鱼塘湿地生态功能及承载力

(四)繁殖鹭鸟及各类湿地雀鸟飞行的影响

政府指出,环评研究已按照《技术备忘录》及相关环评指南进行12个月生态基线调查,当中涵盖鹭鸟林及夜栖地上空的雀鸟飞行路线调查,生态影响评估亦已考虑因觅食地损失或干扰而对白鹭和苍鹭繁殖造成的间接影响。

环评报告建议透过划定非建筑用地及严谨的建筑物高度限制;保留300米阔(与青衣北桥的阔度相若)的雀鸟东西飞行廊道;为米埔陇村鹭鸟林保留70米阔的飞行路径。现时途经屯门公园(香港十大鹭鸟栖息地)的屯门河,作为雀鸟经常飞行的廊道的阔度也只是75米,所以足以满足作为鹭鸟飞行路径。

(五)欧亚水獭的影响及生态走廊的设计详情

署方指,环评报告已根据文献记录(于区内发现到水獭粪便而非水獭)假设有水獭出没并进行了相应评估。在听取环保团体和环谘会的意见及参考台湾对保育欧亚水獭的经验后,提出有利于水獭活动的优化措施,包括建立10米阔含水景设计的地面生态走廊;不少于6平方米含自然采光的地下生态走廊;加宽连接深圳河地下水道的格栅间隙;以及在主河道的堤坝和水闸位置增设水獭专用的梯子或绕路。

借观鸟会数据反驳 指调降鱼塘水位有助增加雀鸟数目

(六)生态补偿有效性

此外,署方指环评报告已参考上水至落马洲铁路支线工程的实际经验,透过积极管理提升鱼塘湿地的生态功能及承载力,以事实证明生态补偿的有效性。环评报告建议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将较小和分散的鱼塘合并成较大的水体、设置人工栖息岛、改善塘壆、调降鱼塘水位,以及有需要时进行杂鱼放养等,以创造及提升环境质数及容量。

署方更直接引述香港观鸟会的网页指,单靠调降鱼塘水位已可将雀鸟数目提升高达19倍之多。而现时环评报告只保守地假设提升45%,已足以弥补因发展新田科技城所造成的生态影响。
   
(七)缓解和补偿措施及《生境创造及管理计划》

署方认为,环评报告已针对施工期间的潜在生态影响订定了缓解措施,包括在施工范围边界装设隔音屏障及分阶段于非候鸟出没的季节进行施工,辅以相应的环境监察要求以减低施工期间对生态的影响。

土木工程拓展署亦表示会在米埔实施一系列的湿地优化措施,包括修复连接米埔自然护理区的基围及内后海湾的水道,改善基围换水,从而增加鱼虾数目以供候鸟觅食,以及清除部分入侵内后海湾泥滩的外来红树海桑,以增加候鸟的觅食及栖息空间。此外,土拓署并会于后海湾实施过渡性湿地优化措施,包括修复后海湾内已荒置的鱼塘及执行放养鱼类等积极的管理措施。在拟议的生态友善鱼塘建造工程展开之前,亦不会展开工程项目的填塘工程。

土拓署已按环谘会要求提交《生境创造及管理计划》拟稿,并将成立包括相关政府部门、绿色团体及学者代表的环境监察小组,就各项实施计划的制定提供意见。

环保署总结指,环评程序科学、专业和全面,「环保署已充分考虑环评报告公众查阅期间收到的意见,以及按《技术备忘录》徵询各相关专业主管当局,环谘会亦一致通过环评报告及其建议。环保署期望能透过环评程序优化项目,使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能提升其生态环境,成为一个可持续、宜居和城乡与自然共融的好地方。」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