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错失黄金期仍有希望 港大研究:逾6小时后接受取栓手术 3成人能恢复自理能力

2024-05-14 11:57

港大研究指中风逾六小时后接受取栓手术,三成人仍能恢复自理能力。脱芷晴摄
港大研究指中风逾六小时后接受取栓手术,三成人仍能恢复自理能力。脱芷晴摄

中风患者命悬一线,现时医学界以「黄金6小时」为血管介入动脉取栓手术(取栓手术)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标准。不过港大医学院与玛丽医院合作进行为期逾5年研究发现,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超过6小时后接受取栓手术仍然有效,约36%人在手术后90天可独立良好生活。

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临床副教授陈灌豪指,本港每年平均约有1.5万宗中风新症,约3,000人死于中风,且有年轻化趋势,发病年龄由过往超过60岁,下降至约40岁后半至50岁左右。他指,近8成患者属缺血性,若血块阻塞脑部大血管,每分钟可致200万个神经元死亡,取栓手术为现时最有效治疗,惟因病发过久者脑出血风险或较大,故传统上只允许中风时间「明确在6小时」内患者进行取栓。

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临床副教授陈灌豪(左二)、临床医学学院外科学系名誉临床副教授郑璟晖(右二)、临床医学学院放射诊断学系名誉临床助理教授朱贤麟(右一)。脱芷晴摄
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临床副教授陈灌豪(左二)、临床医学学院外科学系名誉临床副教授郑璟晖(右二)、临床医学学院放射诊断学系名誉临床助理教授朱贤麟(右一)。脱芷晴摄
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临床副教授陈灌豪。脱芷晴摄
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临床副教授陈灌豪。脱芷晴摄
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外科学系名誉临床副教授郑璟晖。脱芷晴摄
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外科学系名誉临床副教授郑璟晖。脱芷晴摄
港大医学院与玛丽医院合作进行为期逾5年研究发现,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超过6小时后接受取栓手术仍然有效。脱芷晴摄
港大医学院与玛丽医院合作进行为期逾5年研究发现,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超过6小时后接受取栓手术仍然有效。脱芷晴摄
港大研究指中风逾六小时后接受取栓手术,三成人仍能恢复自理能力。脱芷晴摄
港大研究指中风逾六小时后接受取栓手术,三成人仍能恢复自理能力。脱芷晴摄

配合影像扫描 治疗黄金期由6小时扩大至24小时

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外科学系名誉临床副教授郑璟晖补充,不少患者中风初期不明显,或属「睡醒后中风」,即睡觉期间已中风,致无法确定中风时间,故玛丽医院在2018年起分析415宗中风后接受取栓手术个案,结果发现有55人为中风逾6小时患者,平均中风至接受取栓手术时间达9小时,1人更长达22小时,结果在术后9成人脑血管阻塞有满意改善,36%人在90天后能独立良好生活,对比传统的15%更好,且无人增加严重并发症或死亡。

港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放射诊断学系名誉临床助理教授朱贤麟指,配合适当的影像扫描,能帮助医生挑选取栓手术的受惠者,将治疗黄金期由6小时扩大至24小时,曾有80岁老妇睡醒后中风,右边身偏瘫及说话困难,已不适合注射血栓溶解剂,但灌注影像扫描显示仍有大面积可救治脑细胞,故安排作紧急取栓手术,术后90天毋须旁人协助已可正常生活;也有84岁老妇被家人发现有突发性左边偏瘫,后确诊缺血性脑中风,因正服新型口服抗凝血剂,故不适宜注射血栓溶解剂,作紧急取栓后数日后已可回家,90天后可如常生活。

非所有中风患者需接受取栓手术

郑璟晖指,今次研究结果可令医护人员更放心在中风逾6小时者中进行筛选,「传统上超过6小时未必考虑取栓,但研究看到中风在9小时内取栓后康复仍良好。」对挑选接受灌注影像扫描者标准会否改变,及是否会促使患者涌往玛丽医院求医,郑强调非所有中风患者需接受取栓手术,且全部急症医院均有24小时静脉注射的溶栓手术,至于能否作影像检查需视乎医院情况,但原则上仍期望病人能尽早求医,冀巿民要留意中风初期病徵。

记者:脱芷晴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https://bit.ly/3uJ3yyF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