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杂志|导盲犬须隔离60天 内地视障旅客失望折返 携犬外游标准各异 规条复杂宜看清

2024-05-14 08:00

近日有内地视障人士欲携同导盲犬来港游玩,碍于犬只检疫规定,最终无奈折返。
近日有内地视障人士欲携同导盲犬来港游玩,碍于犬只检疫规定,最终无奈折返。

港府疫后努力重塑旅游业,五一黄金周逾76万人次内地旅客访港,稍见起色,惟近日有内地视障人士欲携同导盲犬来港游玩,碍于内地被渔护署按狂犬病风险界定为第3组国家或地区,辅助犬入境需要隔离检疫60天,最终旅客于边境折返。有本地失明人士曾带同导盲犬前往日本、英国等地旅行,坦言各国出入境标准有异,出发前宜看清规条;有相关服务机构指,理解检疫是实际需求,但期望能放宽,让导盲犬在合规格的训练中心隔离,减低犬只因缺少训练,导致领导技能「生疏」的影响。

常说「去旅行做足准备」,出外旅游本应是开心事,但今年3月,有深圳失明人士希望带同导盲犬来港游玩,却因为事前不了解从内地进口犬只需要检疫,导致导盲犬遭渔护署扣查无法入境。

港府疫后努力重塑旅游业,五一黄金周逾76万内地旅客访港。
港府疫后努力重塑旅游业,五一黄金周逾76万内地旅客访港。
使用者带同导盲犬出游前要完成一连串手续。
使用者带同导盲犬出游前要完成一连串手续。

据了解,该失明人士居于大连,其导盲犬「毕业」于内地培训机构「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来港前曾向有关部门查询,了解携同导盲犬入境的手续,相关人员指示他带同残疾人士和导盲犬证明即可,而该人士不了解犬只要隔离60日的安排。事发当天失明人士因导盲犬不获放行,最后在边境折返,失望而回。

失明人或不了解犬只须检疫

翻查渔护署网站有关导盲犬出入境的安排,署方有推出便利措施,供伤残人士申请从外地进口包括导盲犬在内的「辅助犬」。网站列明,犬只只要通过1次血液测试,证实有足够狂犬病抗体,就可豁免「在署方的动物管理中心接受检疫及需于离境前在出口国家或地方住满6个月」的规定,而血液测试必须在出口前至少6个月进行;该措施适用于从任何国家或地方出口的辅助犬,而申请时须向署方缴交特别许可证费用及相关文件。

记者向渔护署查询导盲犬出入境的限制,获回覆指,署方认可附有「由国际辅助犬组织或国际导盲犬联盟认可机构」签发证明文件的伤残人士辅助犬(包括导盲犬)。现时署方根据动物出口国或地区的狂犬病疫情等资料作出风险评估,把出口国或地区分为3个组别,实施不同进口检疫规定。从第1组和第2组国家或地区进口辅助犬,申请人可向署方提供相关文件,申请豁免以「舱单货运」方式运送合资格的辅助犬到港,即主人可携带犬只在客舱与其同行;而从第3组国家或地区进口辅助犬,「仍须于指定处所接受至少60天的检疫监察并遵守相关条件」。

香港相关条例赋权视障人士带同导盲犬出入一般场所。
香港相关条例赋权视障人士带同导盲犬出入一般场所。

城大动物医疗中心医疗总监Metje Zegers医生指,导盲犬的疫苗接种要求跟一般宠物犬只无异,故在《狂犬病条例》等条例规管下,导盲犬出入境前需要完成的健康检查及要求也跟一般动物相同。

事实上,使用者要带同导盲犬出游也要完成一连串手续。视障人士黄子倩分享,各国出入境限制有异,「一定要查清楚程序,不然会有很多麻烦。」她举例,带同导盲犬到属于第1组别的日本,需要在40日内透过电邮申请,回港只需备齐针卡、针纸即可;韩国没有要求进口狗只出示验血报告,但鉴于属于第2组别,回港入境时需要有验血报告。她亦指,台湾严格要求狗只需在入境前1年内注射狂犬病疫苗,但香港是3年才接种一次,最终她没有带同狗狗随行,「不会为去旅行而要它多打一针。」惟她坦言,许多国家或地区皆可以递交电子文件申请,但本地仍有部分须提交正本,「香港手续繁复一点。」

导盲犬训练机构只会从没有检疫限制的地区输入幼犬作培训,避免隔离错过其学习阶段。
导盲犬训练机构只会从没有检疫限制的地区输入幼犬作培训,避免隔离错过其学习阶段。

外游前多考量  可暂托予学校

香港导盲犬服务中心总干事张家玮指,该中心会协助会员申请犬只出入境的文件,让他们可以跟航空公司或相关部门出示凭证,亦会提供导盲犬证件及证明使用者身份的文件,说明会员是使用导盲犬人士,可以出入某些场所及登机。他续指,为免会员在外地遇上突发情况需要帮忙,中心会预早通知当地友好的导盲犬机构,「我们先行跟机构『打个招呼』,届时会员也知道可以向谁求助。」

香港失明人互联会总干事盛李廉亦指,有会员曾经带同犬只出游至日本、美国和欧洲,出发前完成所有手续需时3至4个月。他续说,尽管各个国际导盲犬会员机构有义务协助来自不同地方的会员,但要当地机构有人手接洽,又要视乎各地的行政效率,故建议失明人出外旅游前多作考量,若然最终决定不带同犬只出游,可以暂托犬只予所属的导盲犬服务中心和学校。

张家玮也坦言,不宜评论是否有需要放宽导盲犬检疫安排,因为「检疫」是很实在的需求,相关部门在取舍时必定要认真考量,「放宽不只是牵涉辅助犬,对其他宠物、人类也有影响,影响甚广。」

他认为,相关部门可考虑多作公众教育,以及让视障人士在隔离安排上有更多选择。他解释,加强各地居民对相关隔离措施的认知,便能减少旅客在抵达旅游目的地或来港入境当刻,才知道随行的导盲犬须遵守检疫安排而折返。他续说,参考外国做法,进口动物可以在私营隔离设施进行检疫,香港部分导盲犬学校和机构也有设备,可以供从外地进口的犬只隔离,或较导盲犬强制在政府狗房隔离合适。

导盲犬训练机构只会从没有检疫限制的地区输入幼犬作培训,避免隔离错过其学习阶段。
导盲犬训练机构只会从没有检疫限制的地区输入幼犬作培训,避免隔离错过其学习阶段。

犬只若中心隔离  能获合适训练照料

张坦言,不少机构也不会考虑从有检疫限制的地区输入幼犬作培训,避免隔离错过其学习阶段,「犬只成长发育和训练阶段十分重要,错过了4个月时间,学习上或有损失。」他指,幼犬跟幼儿教育一样,早期学习相对容易,若然犬只可以在中心隔离,中心也可以为它们提供合适的训练和照料。

平机会回覆指,动物入境和检疫的安排受《公众衞生(动物及禽鸟)规例》及《狂犬病规例》所规管,而渔护署亦已订定残疾人士从外地进口辅助犬的安排。会方指,虽然《残疾歧视条例》所涵盖的范围包括政府执行其职能及行使其权力,然而该《条例》订明,如为遵守现有的法例条文,需作出某些作为,该作为不会被视作违法行为,因此《残疾歧视条例》的条文并不适用于导盲犬的检疫安排。

导盲犬融入社区需要各方包容,也要配合公众教育。
导盲犬融入社区需要各方包容,也要配合公众教育。
不少食肆及公众场所都欢迎导盲犬进入。
不少食肆及公众场所都欢迎导盲犬进入。

对辅助犬工作误解多 公众教育任重道远

香港社会对导盲犬的包容度越来越高,不少食肆及公众场所都欢迎导盲犬甚至其他宠物进入,惟偶尔仍有误会发生,令使用者、训练员或寄养家庭感到为难。有服务机构指,要构建导盲犬共融的社区仍有漫漫长路,宜多作公众教育,长远更希望独立为辅助犬设立法例,照顾不同训练阶段的持份者。

近日,网络流传一段在地铁车厢摄录的短片,一位伯伯质疑视障人士带同导盲犬登车,更与乘客展开骂战。平机会指,过去5年(2019年至2023年)共接获31宗按《残疾歧视条例》提出有关使用导盲犬的查询及7宗有关投诉,后者包括有视障人士指称因携同导盲犬而不获提供服务或被拒绝进入处所,以及在求职过程中遭受歧视。

香港导盲犬服务中心总干事张家玮说,近年社会整体上有明显进步,对导盲犬较以往友善,亦不会干扰正在接受训练或工作途中的犬只,在适合的时候才寻求互动,「经过使用者或训练员同意才跟导盲犬打招呼,大家在接触导盲犬的礼仪上都有进步。」

张直言,让导盲犬融入社区的工作任重道远,因为公众都会随时间忘却有关导盲犬的资讯,或者仍有市民未接受过相关公众教育。对于早前的地铁事件,他认为,公众应从包容、互相体谅的角度出发,并提醒市民在车厢内要避免踩到导盲犬。

此外,他提到,导盲犬「毕业」前要跟随寄养家庭及训练员到餐厅用膳或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作实质训练,让它们有真实生活的认知。香港有平等机会的相关条例,赋权视障人士带同导盲犬出入一般场所,享受既有的服务和设施。他希望相关条例能更进一步,涵盖导盲犬寄养家庭及训练员,如台湾有独立为辅助犬设立法例,容许导盲犬寄养家庭及训练员跟使用者一样,可带同训练中的导盲幼犬去任何地方,「法例比较清晰,明确赋予导盲犬身份,亦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照顾到不同阶段的持份者,非常全面。」

记者:仇凯瑭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