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结构大奖2024|以非接触方式 及早发现混凝土内部结构潜在问题

2024-05-09 22:24

香港的高楼大厦和基建项目比比皆是,常被称为「石屎森林」。随著这些建筑物楼龄增长和老化,而且多年来受到例如天气环境或人为因素影响,其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机会出现松脱剥落等潜在结构问题。对此,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苏启亮带领团队开发出一部混凝土检测仪器,通过量度和检测混凝土表面微细的不平和变型,从而及早发现其内部可能出现的潜在结构问题,其研究成果获得「卓越结构大奖」中的「研发及应用大奖」。

这个研究项目是循著破坏力学方面,观察混凝土随著时间而出现变型、生锈和剥落等情况下开发一部检测仪器,通过量度和检测混凝土表面1至10毫米的不平和变型,从而及早发现当中内部结构出现的潜在问题,藉此为建筑物进行监察和维修。

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苏启亮。
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苏启亮。

毋须开凿混凝土 测量更简单快捷
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苏启亮解释︰「我们希望通过研究方法,通过表面量度,毋须开凿混凝土,就可以发现钢筋混凝土的内在问题。因为表面量度这个方法既简单快捷,亦是相对安全的非接触式方法。」与此同时,苏启亮表示这个表面检测方法相对传统人手细范围敲打方式的应用范围更广,例如可适用于隧道这些又长又深,人手未必每个地方都能够触及整个建筑结构之馀,检测流程亦可节省时间成本等。

苏启亮指出研究是通过表面量度检测,毋须开凿混凝土,就可以发现钢筋混凝土的内在问题。
苏启亮指出研究是通过表面量度检测,毋须开凿混凝土,就可以发现钢筋混凝土的内在问题。

为了提升检测的精确度,苏启亮利用镭射光线进行检测。他指出不同的时间和气候温度等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例如混凝土在阳光下照射与否都有影响。采用镭射光线是因为考虑到其亮度和精确度较高,易于检测和处理,虽然团队在检测时多是在楼宇的阴暗面或夜间进行,但即使在太阳光下亦毫无问题。

镭射光线在接触不平整的混凝土表面时会产生变形,这种变形的敏感性有助更准确检测混凝土内部锈蚀程度。
镭射光线在接触不平整的混凝土表面时会产生变形,这种变形的敏感性有助更准确检测混凝土内部锈蚀程度。

冀对混凝土和楼宇结构有更大贡献
苏启亮坦言,由于这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项目,且现时仍处于研发测试阶段,暂时所录得的数据不多,换言之不是百分百准确。为此,苏启亮团队已联同屋宇署合作,并针对楼龄40年以上的大厦进行检测。与此同时,团队亦计划与中文大学合作收集数据,令整个检测方法的准确度有所提升。最后,苏启亮表示很高兴这个项目能够得到香港工程师学会关注,并希望这个项目对于本港,以至全球混凝土和楼宇结构作出贡献。

(资料由客户提供)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