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贡牛尾海生物群丰富 水上活动危及生态 团体吁划为「海洋保护区」

2024-04-18 16:25

左起:苏隽彦、佘国豪、黄如钦及David O’Dwyer。吴艳玲摄
左起:苏隽彦、佘国豪、黄如钦及David O’Dwyer。吴艳玲摄

本港拥有丰富的海岸线及海洋环境,但被列为「海洋保护区」的水域范围只占全港总水域面积3.7%,香港海洋保育联盟表示,西贡牛尾海物种繁多,具有丰富生态价值,去年曾有布氏鲸曾于此处逗留19天却最终不幸浮尸,联盟呼吁将此处约2500公顷的海域划分为「海洋保护区」,以保护及复苏渔业资源。联盟亦派出新一代机械鱼「SNAPP」潜入海中拍摄海底影像,帮助收集海底数据及探测海洋生物环境。

桥咀岛附近海域遍布珊瑚

联盟成员之一的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海洋保育经理苏隽彦表示,牛尾海邻近西贡市区,拥有独有的生态价值,使其成为香港休闲水上活动如潜水及独木舟热点,同时也为牛尾海带来各种威胁,包括意外破坏珊瑚群落和海洋垃圾等问题。他续指,在桥咀岛附近海域,发现有65%的珊瑚覆盖度,「每行十步有六步都系珊瑚」,但由于石珊瑚多分布在浅水水域,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他表示,珊瑚生长速度慢,每年只能生长数毫米,一个50厘米的珊瑚可能需要数十年至百年才可形成,「可能唔小心俾独木舟撞一撞,就冇咗几十年嘅时间」。他指,若将此海域划分为「海洋保护区」,便可限制船速及游客的活动,对保护此处的生物多样性十分重要。

黄如钦展示机械鱼是利用科技监测搜集珊瑚和鱼类的数据。吴艳玲摄
黄如钦展示机械鱼是利用科技监测搜集珊瑚和鱼类的数据。吴艳玲摄
黄如钦(左)与林曦悦(右)。吴艳玲摄
黄如钦(左)与林曦悦(右)。吴艳玲摄
机械鱼身底绑有摄像机,进入海水后便可拍摄海底生物环境。吴艳玲摄
机械鱼身底绑有摄像机,进入海水后便可拍摄海底生物环境。吴艳玲摄
机械鱼身底绑有摄像机,进入海水后便可拍摄海底生物环境。吴艳玲
机械鱼身底绑有摄像机,进入海水后便可拍摄海底生物环境。吴艳玲
黄如钦表示,机械鱼以非入侵式的形式进入海水,且无须电线连接,不会缠绕海底生物。吴艳玲摄
黄如钦表示,机械鱼以非入侵式的形式进入海水,且无须电线连接,不会缠绕海底生物。吴艳玲摄

此外,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亦于2021年开展「环保基金- 潜爱海洋」计划,推出全港首套潜水训练教练指引卡,为潜水教练提供训练潜水员保育的工具,提醒潜水学员进入珊瑚区后,要注意中性浮力控制和蛙鞋的踢水方向,避免破坏珊瑚群落。苏隽彦表示,潜水教练是市民接触海洋和潜水的第一关,希望透过与潜水业界合作,降低市民大众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他表示已有约2000个潜水员接受了此训练。

机械鱼探测器收集海水温度等数据

联盟成员之一「SNAPP」研发出机械鱼,利用科技监测搜集珊瑚和鱼类的数据,机械鱼已进化到第三代「SNAPP 3.0」,重3公斤,充电后每次可游达一公里,机械鱼身底绑有摄像机,进入海水后便可拍摄海底生物环境,能够以不伤害海洋及海床的方式,收集和记录海洋数据。「SNAPP」创办人及黄如钦表示,机械鱼以非入侵式的形式进入海水,且无须电线连接,不会缠绕海底生物,鱼身的设计亦令其速度更快,在海底工作的效率更高。「SNAPP」联合创办人林曦悦表示,正研究在机械鱼上安装探测器,以收集海水温度、酸硷值及水质等数据。

联盟成员之一「SNAPP」研发出机械鱼。吴艳玲摄
联盟成员之一「SNAPP」研发出机械鱼。吴艳玲摄
机械鱼利用科技监测搜集珊瑚和鱼类的数据。吴艳玲摄
机械鱼利用科技监测搜集珊瑚和鱼类的数据。吴艳玲摄
左起:苏隽彦、佘国豪及林曦悦。吴艳玲摄
左起:苏隽彦、佘国豪及林曦悦。吴艳玲摄
机械鱼已进化到第三代「SNAPP 3.0」,重3公斤,充电后每次可游达一公里。吴艳玲摄
机械鱼已进化到第三代「SNAPP 3.0」,重3公斤,充电后每次可游达一公里。吴艳玲摄
机械鱼已进化到第三代「SNAPP 3.0」,重3公斤,充电后每次可游达一公里。吴艳玲摄
机械鱼已进化到第三代「SNAPP 3.0」,重3公斤,充电后每次可游达一公里。吴艳玲摄

300义务潜水员参与  共记录了逾400种珊瑚鱼

另一联盟成员Bloom Association Hong Kong自2016年起进行「114°E珊瑚鱼普查」,招募义务潜水员、集合公众力量在牛尾海一带收集香港珊瑚鱼资料,再透过所收集的数据建立资料库。

身兼香港海洋保育联盟发言人的Bloom HK海洋保育项目总干事佘国豪形容「114°E珊瑚鱼普查」是一个大众参与的「公民科学」项目,至今已有300名义务潜水员参与,当中包括曾获奖项的水底摄影师、潜水教练以及休闲潜水员等,参与的潜水员不需有海洋科学背景,由Bloom HK提供基本海洋数据收集及鱼类辨认等培训。

项目一共记录了超过400种珊瑚鱼,包括濒危的香港红斑、属于易危级别的管海马,以及逾50种首次在香港发现的新品种如弯月蝴蝶鱼、密斑刺魨等,佘国豪补充「大部分更在牛尾海发现」。Bloom HK计划将香港珊瑚鱼品种集结成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本港珊瑚鱼,提高公众对海洋保育的关注。

去年加入香港海洋保育联盟的勃勃海洋于2021年开展「香港海洋生态调查(Hong Kong Marine Life Survey)」计划,每月动员约10名潜水员,记录香港不同地方出现的珊瑚及海鱼种类。勃勃海洋主席David O\'Dwyer指出,潜水员在牛尾海一带发现多个珊瑚及海鱼种类,生物多样性高踞全港调查地点的第二位。他续指,已将数据转交渔护署,希望牛尾海能获得更好的保护。

记者:郭颖彤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