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仁大学研究:65%大专生缺乏自我认同易陷散漫消极  吁加强推展生涯规划

2024-04-08 16:20

研究团队项目统筹张越华指「已认定自我身份」的青年的生活满意度较高。郭颖彤摄
研究团队项目统筹张越华指「已认定自我身份」的青年的生活满意度较高。郭颖彤摄

 青年时期是建立自我人格的关键阶段,香港树仁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团队今日(8日)发布有关青年自我认同与「积极」、「躺平」等心态的研究成果,发现近8成中学生及6成5的大专/大学生未认定自我身份,研究团队项目统筹、树仁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张越华指,身份认同的建立与个人生活满意度和投入生活的积极性呈正相关,而若自我身份尚未形成,会导致生活的散漫和消极情绪。

近8成中学生未认定自我身份

研究团队由2020年底开始的三年内,对15至24岁的543名中学生和559名大专/大学生进行了追踪式调查。研究每隔6个月向参与研究的中学生及大专/大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共进行了四个阶段的资料收集。

香港树仁大学发布「香港青年人自我身份认同研究」研究结果。郭颖彤摄
香港树仁大学发布「香港青年人自我身份认同研究」研究结果。郭颖彤摄
研究指出,逾6成的大专/大学生未认定自我身份。资料图片
研究指出,逾6成的大专/大学生未认定自我身份。资料图片
部分青少年的自我身份尚未形成,会导致生活的散漫和消极情绪。资料图片
部分青少年的自我身份尚未形成,会导致生活的散漫和消极情绪。资料图片
「未认定自我身份」的中学生占整体中学生近8成。资料图片
「未认定自我身份」的中学生占整体中学生近8成。资料图片
研究团队建议政府增拨资源予学校及社福机构,以推行更多类似生涯规划的活动。资料图片
研究团队建议政府增拨资源予学校及社福机构,以推行更多类似生涯规划的活动。资料图片

张越华指出,「自我身份认同」即是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一般包括教育、事业及生活等多方面。研究结果发现,「未认定自我身份」的中学生占整体中学生近8成,在大专/大学生中亦占6成5。研究亦发现,「已认定自我身份」的青年相比「未认定自我身份」的青年在生活满意度较高,与父母关系较好,性格较主动,自尊心亦较强。张越华指未认定自我身份的学生比例仍然很高,情况有待改善。

日本青年工作「更多更紧密」

张越华又指,现代社会青年认识世界的渠道更多更复杂,越来越难建立自我认同。本港的青年自我认同情况与欧美国家青年相差不大,但与日本相比则较差,原因或在于日本政府的青年工作「更多、更紧密」。

为帮助尚未认定自我身份的青年人建立积极的身份认同。研究团队建议政府增拨资源予学校及社福机构,以推行更多类似生涯规划的活动,加强有助青年人探索及建立自我认同的工作项目。至于已认定自我身份的青年,当中有些人并未经过深人探索的历程,因此容易对自我身份产生动摇。故建议学校及青年服务机构能帮助他们对已认定的自我身份加以深入探索,巩固其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与投入。

记者 郭颖彤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