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中毒保命懒人包  一文看清中毒症状及9高风险食物

2024-03-28 09:54

米酵菌酸|中毒保命懒人包  一文看清中毒症状及9高风险食物
米酵菌酸|中毒保命懒人包  一文看清中毒症状及9高风险食物

台北远东百货餐厅「宝林茶室」怀疑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累计增至超过10人不适, 当中2人死亡,仍有4人在深切治疗部留医。截止今(28)日早上相关案件通报为14宗。

台湾卫生局部长薛瑞元,将资讯汇整,邀集临床照顾医师、毒物专家、环境部化学局、法务部法医研究所等相关单位代表一起讨论。他表示,根据专家的建议,以食物中毒的3大可能性,包括卫生引起、内生性毒素和外加毒素。

据中时新闻报道,有专家初步指是由「米酵菌酸」(Bongkrek acid)引起。营养师程涵宇指出,米酵菌酸可能出现在肠粉、河粉、米线、湿米粉、湿冬粉、久泡木耳、久泡银耳、凉皮、发酵玉米(粟米)面等9种食物,无臭、无味且耐高温,没办法藉外观或闻的方式,来分辨食物是否遭污染。

相关新闻:
台北素食名店「宝林茶室」食物中毒增至2死2命危 专家指元凶1mg就致命

宝林茶室传食物中毒,信义区远东百货强制消毒。 中时
宝林茶室传食物中毒,信义区远东百货强制消毒。 中时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愈闹愈大。 台北市卫生局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愈闹愈大。 台北市卫生局
台北市餐厅传食物中毒,1死3命危。 中时
台北市餐厅传食物中毒,1死3命危。 中时
宝林茶室中毒案延烧,蒋万安表示,卫生局勒令宝林茶室所有分店停业。 中时
宝林茶室中毒案延烧,蒋万安表示,卫生局勒令宝林茶室所有分店停业。 中时
曾任检察官、法官的律师吕俊杰表示,「宝林茶室」恐面临民刑事责任。  中时
曾任检察官、法官的律师吕俊杰表示,「宝林茶室」恐面临民刑事责任。 中时
宝林茶室中毒案北检介入。 中时
宝林茶室中毒案北检介入。 中时
宝林茶室中毒案北检介入。 中时
宝林茶室中毒案北检介入。 中时

程涵宇在Facebook专页发文指出,米酵菌酸1至1.5毫克的剂量就可能对人类致命,接触受米酵菌酸污染食品的潜伏期为1至10小时。主要影响器官为肝脏、大脑和肾脏。

中毒症状

米酵菌酸中毒报告的症状包括不适、头晕、嗜睡、出汗过多、心悸、腹痛、呕吐、腹泻、血便、少尿、血尿等,患者检查期间的发现包括低血压、心律不整、体温过高、黄疸、黄疸和四肢僵硬、嗜睡、谵妄、休克、昏迷和死亡。

米酵菌酸可能出现在久泡木耳。
米酵菌酸可能出现在久泡木耳。
米酵菌酸可能出现在变质淀粉类产品。
米酵菌酸可能出现在变质淀粉类产品。
米酵菌酸可能出现在变质的新鲜银耳。
米酵菌酸可能出现在变质的新鲜银耳。
米酵菌酸可能出现在完全或不完全发酵的玉米。
米酵菌酸可能出现在完全或不完全发酵的玉米。
米酵菌酸可能出现在椰子制品。
米酵菌酸可能出现在椰子制品。

易受米酵菌酸污染的食品主要有4大类:

  • 变质淀粉类产品(糯米、小米、高粱米、马铃薯粉等);
  • 变质的新鲜银耳;
  • 完全或不完全发酵的玉米(粟米);
  • 椰子制品。

程涵宇指,米酵菌酸耐高温,即使摄氏120度加热1小时,毒性一样在。无臭、无味;受污染的食品具有正常的外观、气味和味道,吃不出来,目前没有针对此毒素的解毒剂。

程涵宇指,2010年至2020年,大陆疫情监测系统共通报19件米酵菌酸中毒事件,139宗住院、43宗死亡,致死率为29.5%。自制发酵玉米粉制品、银耳、地瓜粉和玉米(粟米)粉制品(啫喱)导致更多的早期爆发,而湿米粉和木耳与研究期间的后期米酵菌酸爆发有关。

大陆米酵菌酸中毒主要发生在农村及山区。在这些生活水平较不佳、食物种类有限的地区,居民经常自制发酵食品。由于加工方法不当,发酵食品通常会被米酵菌酸污染,导致中毒。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