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费 ‧ 记者直击︱回收点废物堆填如山 市民 : 应增设更多回收设施

2024-03-03 08:00

垃圾徵费 ‧ 记者直击︱回收点废物堆填如山  市民 : 应增设更多回收设施
垃圾徵费 ‧ 记者直击︱回收点废物堆填如山 市民 : 应增设更多回收设施

加强回收,可减少垃圾产生,不失为应对垃圾徵费的好方法。《星岛》记者日前走访将军澳一个流动回收点,该回收点会不定期到不同屋邨收集纸料、塑胶、饮品盒及小型电器等废品,现场有工作人员指导。记者当日所见,不少市民将平日储存在家的废品拿来回收,有市民希望政府增设更多环保回收点,并加强回收的宣传。

林先生 : 回收需求大  但回收点较少

平日有回收习惯的林先生认为,政府推出垃圾徵费是为了减少源头的垃圾,但亦需更落力推动环保及回收,又指市民的回收需求很大,但回收点却较少,路边的三色回收桶亦不够普遍,认为政府应增设更多回收设施,「一有得回收,大家就堆埋一齐,甚至影响行人,如果可以时刻拎嘢去回收,就唔驶堆埋一齐」。

不少市民将平日家中储存的废品拿来回收。  陈浩元摄
不少市民将平日家中储存的废品拿来回收。 陈浩元摄
不少市民将平日家中储存的废品拿来回收。  陈浩元摄
不少市民将平日家中储存的废品拿来回收。 陈浩元摄
回收的废品堆积如山。   陈浩元摄
回收的废品堆积如山。 陈浩元摄
回收的废品堆积如山。   陈浩元摄
回收的废品堆积如山。 陈浩元摄
林先生冀政府增加回收设施以满足市民需求。     陈浩元摄
林先生冀政府增加回收设施以满足市民需求。 陈浩元摄
张小姐担心垃圾徵费令街上垃圾更多,冀政府多推广回收教育。  陈浩元摄
张小姐担心垃圾徵费令街上垃圾更多,冀政府多推广回收教育。 陈浩元摄

陈先生指,有专人指导回收的安排较佳,不仅能协助分类,若有不乾净的废品亦可即时拒绝回收,「咁先可起回收嘅作用」。他又观察到许多三色回收桶的废品质素较差,「好多人当垃圾桶咁用」。他表示赞成垃圾徵费,但执行细节未够清晰,又指若只对掉垃圾徵费却不推动分类,对环保回收的作用不大。

张小姐 : 担心将来街上垃圾更多

张小姐已持续进行回收逾一年,希望为环保出一分力,且在收集可回收的废品后,垃圾量不会很多,认为垃圾徵费的金额可以接受。不过,她对相关规则仍有不少疑惑,也担心将来因需徵费而令街上的垃圾更多,期望政府多就回收教育进行推广。

环保署 : 正逐步在50屋邨设小型回收便利点

环保署表示,截至上月中,「绿在区区」在全港18区共设有超过180个公众收集点,去年合共收集到超过2.5万公吨的回收物,当中数量最多的是塑胶,约占总量的3成半;废纸及玻璃容器亦各占总量约2成半。面对因应垃圾徵费而可能增加的回收需求,该署正逐步在50个公共屋邨内设立小型回收便利点,以配合垃圾徵费的实施,其中8个已投入服务,其馀会在4月1日前后陆续开始营运。

此外,环保署正推行「智能回收系统先导计划」,在不同的应用点设置超过70套智能回收箱供市民试用,并在积极研究垃圾收费实施前延长服务时间、在公共街市及「三无大厦」附近增加回收流动点等措施,以应付可能增加的回收物数量。环保署预计,至8月1日,全港的回收物公共收集点将由现时超过180个,增加至约500个。

记者 郭颖彤

---
《星岛申诉王》一周年生日送大礼,正举行问卷调查,参加者有机会获得足金串饰、Rasonic 电饭煲、英皇电影礼券及一田超市现金券,点击答问题赢大奖:https://bit.ly/3P4s70j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