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费|有法团料屋苑两成垃圾需「包底」 每年支出增百万

2024-03-03 08:00

垃圾徵费|有法团料屋苑两成垃圾需「包底」 每年支出增百万
垃圾徵费|有法团料屋苑两成垃圾需「包底」 每年支出增百万

垃圾徵费影响社会各界,最直接莫过于市民丢弃日常垃圾需负担更多费用,物业管理界担忧,措施实行初期会出现大批违规及不合格的垃圾,需由屋苑处理,支出及工作量势必增加。有5,000个住户的大型屋苑表示,垃圾徵费实施后,计划推出多项措施应对,预料每年支出将增加达100万元,但认为如只一味加管理费,对遵守规则的住户并不公平,会继续加强回收以减少垃圾产生,亦冀政府能针对屋苑的不同情况提供支援。 

料月花逾12万买指定袋包底 

《星岛头条》记者早前到九龙湾淘大花园实地查察,淘大花园业委会(第二期)主席叶兴国接受访问时表示,屋苑现时用黑色大垃圾袋收集居民的生活垃圾,日后会转用透明胶袋,以便查看居民有否以指定袋丢弃垃圾,但每个透明胶袋比黑色胶袋贵4毫,预料屋苑每月需多花费约4.5万元。他续指,此前曾参与垃圾徵费的试验计划,约6成住户选用15公升的指定袋,每月消耗15至20个,故计划在徵费实行首3个月,初步计划会向每户派发15个15公升的指定袋。 

淘大花园设有多种回收桶。    锺健华摄
淘大花园设有多种回收桶。 锺健华摄
淘大花园设有多种回收桶。    锺健华摄
淘大花园设有多种回收桶。 锺健华摄
叶兴国指,计划用透明大胶袋代替黑色大胶袋,以便查看如没用指定袋的不合格垃圾。  锺健华摄
叶兴国指,计划用透明大胶袋代替黑色大胶袋,以便查看如没用指定袋的不合格垃圾。  锺健华摄
叶兴国料垃圾徵费后,屋苑每年支出增加百万元。 锺健华摄
叶兴国料垃圾徵费后,屋苑每年支出增加百万元。 锺健华摄
叶兴国料垃圾徵费后,屋苑每年支出增加百万元。 锺健华摄
叶兴国料垃圾徵费后,屋苑每年支出增加百万元。 锺健华摄
叶兴国称屋邨的回收物质量较高。  锺健华摄
叶兴国称屋邨的回收物质量较高。 锺健华摄

他估计,最少会有约2成垃圾「不合格」,屋苑需以售价73元的660公升大型指定袋「包底」,初步预计每月需花费12.7万元。此外,清洁工人现时每晚工作约2小时,日后需每晚进行分拣及「包底」工作,预计工作时间增加1小时,人工成本提升5成。这几项开支合计,头3月每月花费预计增加约20万元,相信3个月后违规情况会减少,惟预料全年开支合计将增加达100万元。

加管理费对守规矩住户不公 

叶兴国表示,若一味增加管理费来应付这些开销,会对遵守规则的住户并不公平,故日后会安排人手检查,对垃圾不合格情况最严重的楼层,发出通告或上门劝告,若仍不遵守,则会通报环保署处理,届时违规者或会被检控,「冇理由要守法嘅人承担唔守法嘅人所做嘅嘢」。 

他提到,早年实施试验计划,6个月内垃圾量减少1成,环保回收物增加近4成。记者现场所见,屋苑除设有常见的环保回收桶外,亦放置厨馀桶及衣物回收箱等,且回收物质量较高,胶樽、玻璃樽等基本都已清洗乾净,回收桶亦没有异味。他指回收桶经常爆满,预计日后「一定唔够用」,清洁工人需更频繁地将回收物移至士多房,再每周交予回收商处理。 

他坦言,每个屋邨收集垃圾的方法和困难不尽相同,建议环保署设立一条垃圾徵费运作技术支援热线,向管理公司和大型屋苑的法团或业委会,提供一个适合该屋邨的垃圾徵费运作模式,此举比表面的宣传更加有效。

物管业界料清洁费增一成 

香港房屋经理学会会长郑玉琴表示,因购买指定袋和清洁工作量增加,预计垃圾徵费后清洁费用增加约1成,此外亦可能需加派人手进行巡查及跟进违规个案,时间及人力成本亦会增加。她建议当局除宣传政策外,可举办多些活动,培养市民源头减废和环保的理念,又建议当局向全港派发指定袋进行「演练」,提前了解实施时会有何困难。 

香港物业管理公司协会发言人陈志球指,物业管理界早为垃圾徵费做准备,亦在年度管理费中预算应对垃圾徵费的支出,故不担心政策实施后支出会大增。他预计政策实施初期会有居民因不习惯而违规,物管公司需帮忙「执手尾」,惟大部分业主立案法团不同意增加人手,现时难以估计人工成本增幅。 

环保署表示,下月1日起会安排政府部门和一些其他楼宇先行先试落实垃圾徵费,有助预先理顺在执行磨合期时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署方会向管理公司及居民组织分享有关经验,以便各界能顺利落实垃圾徵费。 

记者 郭颖彤 

---  

《星岛申诉王》一周年生日送大礼,正举行问卷调查,参加者有机会获得足金串饰、Rasonic 电饭煲、英皇电影礼券及一田超市现金券,点击答问题赢大奖:https://bit.ly/3P4s70j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