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关注旅客消费不便 提优化支付 碌卡门槛过高 「餐厅假装机器坏掉」

2024-02-26 17:51

内地关注旅客消费不便 提优化支付 碌卡门槛过高 「餐厅假装机器坏掉」
内地关注旅客消费不便 提优化支付 碌卡门槛过高 「餐厅假装机器坏掉」

中国的移动支付近年发展迅速,几乎「一机在手」即可应付衣食住行所需消费,惟对于常用信用卡或现金的外国游客而言,就出现「有钱难用」的局面。随着中国与越来越多国家正式迈入「免签时代」,据报中国政府高层已对有关支付问题高度重视,并有意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作互补。

零售餐饮不足四成接受外卡

内媒《中国新闻周刊》综合了多个受访外国人在华消费经历,其中来自加拿大的David从事质量检测行业,其员工经常要去中国一、二线城市以外的出口工厂工作,惟发现只有酒店能刷卡消费,其他大部份地方仅支援扫码支付,「餐厅经常会假装机器坏掉或者不记得如何使用为由拒绝刷卡」,使用现金也不方便,结果他与同事们只能一直在酒店吃自助餐。

根据2023年万事达卡重点商圈外卡(即国际支付银行卡)调查,在北上广深四个城市,零售餐饮商户的外卡受理覆盖率不足四成,可以「拍卡」商户覆盖率不足三成。此外,境外人士的刷卡消费主要集中在住宿,达到近七成,反映外卡消费在零售、餐饮和百货等有待加强。

万事达卡大中华区市场营销副总经理吴焕宇曾表示,2023年第三季全球跨境支付交易金额已达2019年同期1.55倍;虽然全球范围内消费韧性可观,但入境人士在华支付仍面临外卡受理覆盖率不足等困难。

信用卡手续费高于支付宝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外国信用卡刷卡的手续费高昂,每笔介乎2.5%至3.5%不等,而支付宝每笔手续费则为千分之3.8,故很多商户倾向外国人使用现金或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同时,外国信用卡POS机结算成本高,在入境旅客不多下使用频率低、商户积极性不高,特别是中小商户不会考虑引入。

除了较难使用信用卡外,想用现金亦不太方便。一位来自埃及的留学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刚到北京时,由于不会使用「叫车」应用程式,并没有移动支付工具,以现金付款后,司机却无法找续。

内地ATM数量逐年减少

从事国际旅行已有十多年的朱君杰则表示,当外国游客到访中国时,他们惯常做法是帮外国人兑换一些人民币,以便他们消费,更要多取一些5元或者10元零钱,「兑现金越来越麻烦,需要到处找ATM机」。

虽然中国曾经是全球最大的ATM市场,但数量在2018年达到顶峰后开始下降,其中在2021年的ATM数量跌破百万部;2022年更破90万部,因此对于想使用现金的外国人而言造成不少困难。

申请支付二维码非易事

相反,支付二维码在中国随处可见,但对短期国际游客来说,想入乡随俗、用上自己的微信支付或支付宝并非易事。尽管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在去年相继支持绑定境外银行卡,即境外用户可用境外手机号码注册,并支持包括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回乡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台胞证)、港澳居民居住证、台湾居民居住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国际护照等进行认证,但在注册登录时就遇到问题。

举例说,外国人使用外国银行卡绑定后,手机却未能收到验证码,故无法进行绑定和实名程序。由此可见,「二维码扫码+手机短信验证+实名信息认证」的移动支付注册门槛,令不少外国游客无所适从。

微信支付相关人士回应上述情况时称,由于国际护照的核验渠道与身份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有所不同,如公开发布的使用指南中所述,持国际护照绑卡的用户,目前还需要在完成各种流程后,根据提示上传护照照片。

国务院倡多种支付方式互补

值得留意的是,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上周五(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强调要聚焦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不便问题,加强协同配合,加大必要的资源投入,多措并举打通服务堵点,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

去年10月底,上海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领导小组亦印发《上海市加强消费市场创新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要着力提升重点商户外卡POS机覆盖率;推动全市ATM机外卡支取人民币现金覆盖率达90%以上,在机场布设入境支付体验服务台等措施;支持传统商场、商业街区围绕数字化转型、境外人士支付便利化等开展改造更新。

---
《星岛申诉王》将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内容,请立即浏览「区区有申诉」活动专页:https://bit.ly/41hgS9E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