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性房屋︱历丧夫之痛新移民 : 入住后压抑心情终可放松 单亲母 : 单位可见阳光

2024-02-25 08:00

张女士忆起丧夫之痛及之前生活种种,不禁落泪。
张女士忆起丧夫之痛及之前生活种种,不禁落泪。

聚贤荟过渡房屋项目联席主席陈家佩表示,聚贤荟两个项目的户数不多,但胜在机构职员能亲身接触每一位住户,打好关系。住户找不到工作会主动求助,职员会协助住户更换家中灯泡、厕所板等,住户有自身困难亦会分享,「同老公闹交都会嚟办事处搵人倾,倾完几个钟后开心返去买餸。」

希望政府快马加鞭兴建更多公屋

聚贤荟所在的中西区及湾仔区,均有良好校网,团队会优先协助有小朋友尤其是幼儿的单亲妈妈或单亲爸爸。陈家佩指,聚贤荟更将每个500至600尺单位一分为二,分间成AB两个约280尺的小单位,希望两个单亲妈妈各住一室,能互相照应。她又希望政府快马加鞭兴建更多公屋,而「简约公屋」或会透过招标方式找机构营运,聚贤荟从过渡性房屋项目获得一些经验,「睇下点样可以妥善帮一下政府去参与。」

刚经历丧夫之痛的新移民张女士忆述当初住于元朗一个劏房单位,欠缺私隐,经常提心吊担,不禁落泪。何健勇摄
刚经历丧夫之痛的新移民张女士忆述当初住于元朗一个劏房单位,欠缺私隐,经常提心吊担,不禁落泪。何健勇摄
刚经历丧夫之痛的新移民张女士现与5岁女儿相依爲命。何健勇摄
刚经历丧夫之痛的新移民张女士现与5岁女儿相依爲命。何健勇摄
同心村住户张女士和女儿。何健勇摄
同心村住户张女士和女儿。何健勇摄
同心村住户李先生。何健勇摄
同心村住户李先生。何健勇摄
丹丹形容单位「可以见到阳光」,充满安全感。何健勇摄
丹丹形容单位「可以见到阳光」,充满安全感。何健勇摄
 聚贤荟过渡房屋项目联席主席、立法会议员陈家佩(左)、聚贤荟住户丹丹。 何健勇摄
聚贤荟过渡房屋项目联席主席、立法会议员陈家佩(左)、聚贤荟住户丹丹。 何健勇摄

单亲母丹丹形容单位「可以见到阳光」 充满安全感

铜锣湾聚贤荟2人单位的住户丹丹是一名单亲妈妈,她于6、7年前离婚带儿子离开前夫。母子于4年多前在北角春秧街租住一个120尺劏房单位,当时每月租金加水电要7000多元。她在港没亲人,全靠在深圳居住的妹妹每个月借钱接济她。劏房全屋只有1个电掣插座,电器全靠转插拖板供电,天花渗水严重,窗户更随时有倒塌危险。

当她收到政府寄发的过渡性房屋传单,不作多想立即申请,等候短短1个多月便获批上楼,直呼是及时雨。丹丹形容单位「可以见到阳光」,充满安全感,租金属可负担范围,「再不用问妹妹借钱吃饭了。」现在儿子刚升中,她趁儿子「大一点」会培养兴趣手艺,刚好认识另一位单亲妈妈住户,对方是兼职美甲导师,经了解后丹丹亦希望学美甲。

刚历丧夫之痛新移民张女士忆起之前生活种种不禁落泪

刚经历丧夫之痛的新移民张女士与5岁女儿相依爲命,一家之前住在元朗大棠路月租5000元的劏房单位,没有煮食空间,三餐要外出解决。她忆述,单位欠缺私隐,附近有陌生男士出入,她与女儿洗澡及如厠时提心吊胆。现时两母女居住的同心村单位月租3000多元,面积180多尺。她说,除经济压力减轻,现时居住环境安静舒适,女儿也有玩乐空间,压抑的心情得以放松。

61岁的李先生之前寄人篱下,住在洪水桥的铁皮屋,环境恶劣。去年3月中,他获社工转介入住同心村一个150多尺单位,月租2800多元,居住环境大幅改善,「有独立厕所,可煮简单嘢食」。同心村时常举办各项居民活动。他入住后培养了种植兴趣,在村内公共空间「同耕作」种番薯叶、葱等作物,有时将收成与邻居分享。他亦积极参与包汤圆、煮糖水、向老人派福袋等义工活动,大赞同心村有早期公屋的人情味。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